2015年即将远去,又到“双十人物”评选时。一个名字,一种行为,一年记忆!他们或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在全国或世界舞台上,显露峥嵘;或很平凡,但平凡中彰显出伟大;甚至他们每天做的事情都很繁琐,但繁琐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传递着温暖的力量。(详见今日本报本土5-8版)
我们每年都要从茫茫人海中搜寻那些杰出人物,与其说是赞美他们,不如说是鼓舞我们自己。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世界充满能量和希望,让我们对前景、对未来,怀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这些人的价值,远远超越他自身以及他所在的家庭、团队,为大众所瞩目,所依赖。他们就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本报今年的评选活动再次开展。其实社会对这些杰出人物早有定论,我们的任务是收集那些业已存在的口碑,将其整理成简约的文字,公布于世。即将形成的材料,会像这些人物一样,简洁、利索、务实,一锤定音。因为我们也渴望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学习并体现这些杰出人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为大众贡献一些“干货”。
一切务实的人,都是给社会创造“干货”的人,并成为他们杰出形象的奠基和标志。“双十人物”就是这些人的典型代表。寻找他们,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过程,是一次充满正能量的过程。我们深知,这样美好的同胞有很多,寻找他们,一如置身金光闪耀的宝库,有时会令人在喜悦中迷茫。因此我们寄希望于大众的判断力,将选票通过报纸,发给所有关心此活动的读者。
所以,这将是又一次公正的普选。我们深信,大众心中的秤杆,会给那些杰出人物之代表,一个准确的衡量。名单的诞生过程,亦将在广泛的民意基础上,顺利进行。我们作为信息收集者,分拣者,任务艰巨而繁杂,但我们一定会本着认真细致的态度,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我们将此视为社会的重要需求,我们为能推动它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希望一切关心此活动的读者,都能与我们一起,分享这些杰出人物的光芒和热量。也许我们从未见过他们,但他们的优秀工作以及对社会的正面影响力,又无时不在我们身边。他们像春雨润物,让多数人无从察觉,亦不求大众的回报。这些人其实将工作本身,视为最好、最高的报酬了。也正因此,我们要站出来,为他们喝彩,为他们戴上应得的桂冠。我们不能单向地依赖他们给社会创造光和热,我们的关注和赞美,既是敬意的表达,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本报首席评论员 张小石
新闻推荐
每当身处“本城名吃”这样的议题中,我都四顾茫然,被戏称为“舌尖上的外地人”,而当真置身异域他乡时,却总有不错的口福。或许,与“生活在别处”相比,“”是更本能而心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