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这是用粉末合金新型材料生产出来的刀片,寿命比普通刀片提高了10到30倍。同样的刀片,一个能用3天,一个能用3个月,成本只提高了3到5倍,开始在国内市场取代日本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加工,实行一条龙自主生产,这在国内是第三家。”陈爱华回乡创办技锋精密刀具有限公司不过一年时间,便让传统刀具脱胎换骨,被誉为“刃模具之乡的一匹黑马”。去年以来,在刀片市场有些“卷刃”的大环境下,陈爱华手里的订单排得满满的,其中一半来自东南亚等地。陈爱华原来在广东办厂,之所以选择“凤还巢”,一是因为家乡在“再造一个新区”的大潮中投资环境越来越好,二是因为家乡虽是“中国刃具第一镇”,但所产刀片难以占据高端刀片市场。陈爱华回乡投资创业,请来了国内顶尖的新材料专家,自主研发出双晶颗粒新材料刀片,使用的材料是硬质合金,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制成多元金属体,这种原生硬质合金材质的刀片,具有高耐磨、耐高温和极强的抗腐蚀性,刀锋和分切效果比传统刀具更佳,使用寿命长,适用于高精度、高效率以及恶劣的工作环境,打破了传统刀片更换次数频繁的缺点,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受到客户青睐。下一步将开发纳米级刀片新材料。
隆润管业创办人陶少波也是“凤还巢”的代表人物。2007年,他在河北沧州合资创办河北建华管件设备有限公司。2009年底,他在北京成立中盛隆润(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之后,又在北京创办了中盛隆润机电(北京)有限公司。2013年1月6日,到北京招商的博望区区长胡春华、时任常务副区长的刘斐找到了他,诚挚邀请他回乡创业,经过考察,他决定回家乡再办一个不锈钢管件企业,为壮大博望制造出一份力。面前一座现代化的厂房刚刚建成,占地80亩,总投资约2亿元,所生产的不锈钢管件将卖给国内化工企业,用于煤制油、煤制气的管道铺设,市场前景看好。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2个亿,年上缴税金将达到1200多万元。
“凤还巢”成为马鞍山市招商引资不可或缺的来源。2015年,全市实际利用内资到位资金620亿元,同比增长10%,在全省总量排名第5、增幅排名第4;实际利用外资到位资金19.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完成年度目标的108%,在全省总量排名第3、增幅排名第6。新签约工业项目数600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9.1%,同比增加4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协议总投资1379亿元,同比增长28.2%。除了直接回乡投资,马鞍山籍的企业家们也为马鞍山与外地合作交流、“以商招商”搭建了桥梁。“招商往往要经常去一些陌生的地方,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要想在这些陌生地方打开局面,往往都需要一个熟人或者老乡来引导、介绍,遇到问题也能快速解决,尤其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打开局面就意味着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市招商局局长王仁华深有感触地说。
感性的归依,理性的选择
栽好梧桐树,迎来凤还巢。2011年8月,含山、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市域面积扩大1.4倍。一年之后,新成立博望区、花山区,主城区面积扩大1倍。两次行政区划调整由偏江一隅变成拥江发展。2013年12月31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至此,马鞍山到合肥只需1个多小时,到上海和杭州只需3小时,拉近了马鞍山乃至安徽省与长三角的距离。2015年12月6日,宁安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高铁列车沿着长江黄金水道“贴地飞行”,从千年古城安徽安庆飞越长江,驶向南京、上海,马鞍山市成为贯穿中部与东部的重要节点。五年间,全市高速公路增加153.8公里;升级改造了205国道、314省道、226省道一期等一批国省干线;367、206、226省道二期等一批项目正抓紧建设;九华路过江隧道、郑蒲港铁路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五年来,马鞍山市站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维度上重新审视发展思路,实施“以港兴市”、“钢城一体”、“多点支撑”的三维立体发展战略,城市发展动力澎湃。马鞍山市抓住区划调整的契机,做规划、拉框架、打基础、建平台,提升承载能力,形成了多点支撑、多区联动的发展格局。慈湖高新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示范园区、郑蒲港新区先后成立并快速发展。目前马鞍山市经批准设立的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含筹建及比照省级开发园区实施)已达11个。各开发园区形成了科学合理、优势互补、相互配套、相互带动的区域产业布局,多点支撑格局初步形成。
向改革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红利。马鞍山市行政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全面建立市县乡三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投融资、工程建设、招标采购等六项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政府机构、行政管理、事业单位分类和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制改革稳步实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营改增试点、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流转等工作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深化,以PPP模式为代表的社会性资本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不止一位“凤还巢”的企业家评价说,如今家乡马鞍山的区位、交通、政策、成本等优势凸显,政府全力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难题,回乡投资是感性的归依,也是理性的选择。
新闻推荐
他记忆力惊人,思维异常清晰,而且让人感到惊叹的是,从来没有他不知道的合肥民俗、文史知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牛老这样的人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