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在北京病逝。
同那时许多仁人志士一样,孙中山这位革命家有理想、有信仰,当然也很有艺术才华。不仅表现在诗文、书法多个方面,仅就楹联造诣而言,在群星璀璨的民国联家阵营中,中山先生也有他一席之地。
中山先生一生写了不少佳联,流传下来的也不少,但若问及知名度最高、流传最广的是哪副?毫无疑问,众口同声会说是他那带有遗言性质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1925年,在北京的孙中山灵堂,以及南京的奉安大典上,这两句话都是以楹联的形式悬挂灵柩两侧,既是墓志铭,也是座右铭,更是警世钟。
但认真分析这两句话的句式、词语就会发现,这不过是两句对偶的题句,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楹联。其实生活中将题词、题句写成偶句的现象很多,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开门请当心,下车请走好”等,我们不一定非要说它们都是楹联。只是因为这两句话影响广泛,且在许多场合,尤其影视作品中以楹联的形式装裱悬挂,故不谙格律的普通大众,自会以为这是一副标准的楹联。
我们以楹联的审美标准来看,在中山先生遗留的联作中,比“革命;同志”这两句好的,比比皆是。如他题日本内田良平柔道场一联:“白虹贯日;紫气滔天。”短短八字,对仗工稳,气象顿开。再如挽蔡锷一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他将并肩作战的蔡锷将军,比作班超、马援两位历史名将,妥帖不失大气。还如他题梅县爱春楼一联:“博爱从吾好;宜春有此家。”不露痕迹地嵌入了“爱春”二字,嵌得颇有诗味。而其中“博爱从吾好”一句,既是孙先生对“爱春楼”题赠,又何尝不是宣扬“博爱”精神的他之自题?“从吾好”三字,很值得玩味。
中山先生一生写联不少,但比起他身后收到的挽联,简直不算什么。据考证,孙中山逝世后两三个月时间,仅在北京追悼会上,就悬挂挽联5.9万副,加之南京中山陵及全国各地分会场悬挂的挽联,据说有10万副之多。在中国楹联史上,挽中山先生的联之多,前无古人,至今也后无来者,堪称一大奇观。这一方面说明民国挽联创作之盛,另一方面也印证了中山先生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杭州4月23日电 中日女排精英赛首站比赛23日在宁波北仑进行,这也是中国女排在2016年迎来的首场正式比赛,25∶20,29∶27,22∶25,25∶16,最终中国女排以总比分3∶1力克日本,取得了奥运年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