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遇见贵州,恋上黔东南

来源:玉林晚报 2016-06-26 17:59   https://www.yybnet.net/

镇远,一个散发金戈铁马气质的名字,却是一个隐藏在黔东南这个山国里的"水乡"。在隆里古城,古代先民遗留下来的地下水系、鹅卵石道路都仍在使用。鼓楼建筑群是肇兴侗寨的主要标志。西江千户苗寨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艺术馆"。6月的黔东南,风光旖旎。

6月13日至17日,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七届二次理事大会暨“百名社长总编辑看大美黔东南”主题采访活动在贵州市黔东南州举行。围绕“村落健康传媒”的主题,全国83家地市报社共178人,深入黔东南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丹寨县卡拉苗寨,黎平县肇兴侗寨,锦屏县隆里古城,镇远古城,采访黔东南的自然风光及民族风情,对黔东南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报道。

苗族文化艺术馆——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艺术馆”。

沿着盘山公路一路颠簸,峰回路转之后,两边山坡上一大片暗红色的苗家吊脚楼密密麻麻地涌入眼帘,给人巨大的视觉震撼。我们知道,这里就是西江苗寨了。

在观景台上俯瞰,一切尽收眼底:形似犄角的两道宽大的山梁上,倚山就势黑压压密密麻麻覆盖了规制相同、风格相似、色彩一致的苗家建筑,上千家吊脚楼几近均匀分布,看不出结构,分不清彼此,找不到街巷,仿佛一个遗世而独立的村落。采风团成员纷纷赞叹不已,拿出手机、相机定格眼前的美景。

在千户苗寨最有意思的经历,莫过于和八方游客一起共品长桌宴。苗家的“长桌宴”风俗历史悠久,起源是苗家接亲嫁女、外寨来访贵客的联谊,后来逐渐发展为苗家过年的一种喜庆方式。

晚饭毕,千家万户慢慢亮起了灯,夜晚的西江,如繁星洒落在大地上,呈现一番十分梦幻的亮丽景致。星光点点,让人流连忘返,更让人感觉温暖。

云上丹寨——丹寨县卡拉苗寨

“等到天都蓝了,等到云都白了,等到每缕微风,都带着醉意;等到花都开了,等到山顶红了,等到每颗星星,都为你亮起。我在贵州等你,等你和我相遇,等待如此美丽……”

在被誉为“云上丹寨”的黔东南州丹寨县卡拉村,采风团与著名词作家玉镯儿老师相遇了。在她清唱的一曲《我们在贵州等你》中,唱出了多彩贵州这位神秘的少女,唱出了无数自然景色和充满吸引力的民族风情。采风团成员不禁着迷于那响彻山间的贵州小调,尽情享受着一场微醺的醉意。

卡拉村,还因手工鸟笼工艺独具特色,被誉为中国“鸟笼文化艺术之乡”。卡拉村鸟笼主要以楠竹、金竹、雷竹等为原材料,坚固耐用而且不变形,品种繁多,规格各异,形状多样,除了普通鸟笼外,还有集编制、雕刻、蜡染、刺绣、书法、绘画等艺术为一体的精品鸟笼,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以及欧美等地。

侗乡第一寨——

黎平肇兴

肇兴侗寨地处黔、桂、湘三省交界“金三角”地带,全寨有1012户、4146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自然村寨,有第一侗寨之美誉。

肇兴是侗族鼓楼文化之乡,鼓楼建筑群是肇兴侗寨的主要标志,寨中高高耸立着的鼓楼群,及与之相对应的花桥、戏楼、寨门、凉亭等建筑物,同错落有致的干栏民居一起,构成了村寨独有的文化风格。

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采风团是在微风细雨中来到侗乡,伞下游村寨别是一番韵味。

肇兴还是歌舞之乡。肇兴的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耶”,即歌舞;一类称为“嘎”,即歌谣。其中,最为全世界人民喜爱的是侗族大歌。村里的男男女女,几乎都擅长歌舞。

2001年,肇兴侗寨鼓楼群被列入世界吉尼斯之最;2003年,肇兴侗族文化保护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十个民族民间文化重点保护工程试点之一;2005年,肇兴侗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2007年,肇兴侗寨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肇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景区。

汉文化孤岛——

隆里古城

在民族多样性丰富的贵州,地处锦屏至黎平交通要道上的隆里古城是少见的汉文化村落。古城居民祖先来自苏、赣、皖等地,多为明代“调北填南”时屯军的后裔,居民因长期生活在城墙内,与外界交流较少,经过600年的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孤岛”现象。

隆里古城的四周青山连绵逶迤,绿色接天连地,城内古朴典雅的明清建筑群,幽深通达的街巷,向世人传达着无穷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导游告诉我们,现存古城从设计到施工都严格遵循当时作战的需要,是一座亦兵亦农、能战能防的军事城堡。我们可以看到,虽经数百年风霜侵蚀和火灾的劫难,古城全貌仍保持完好,地上建筑群风貌良好,古代先民遗留下来的地下水系、鹅卵石道路都仍在使用。

相传,王昌龄到隆里后,传教授学,以变风俗,并写下了大量的诗作,表现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后人追慕其精神,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修建状元桥以示纪念,在龙标山麓、龙溪河畔的“状元祠”“怀柏亭”等古迹,就是隆里人对王昌龄寄以怀念的文化古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古城

镇远,一个散发金戈铁马气质的名字,不料却是一个隐藏在黔东南这个山国里的“水乡”。古城里,著名的舞阳河穿城而过,在古城划过一道美丽的“S”型曲线。早在1986年,镇远就成为第二批全票通过专家组认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在2000多年的悠悠岁月中,镇远先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存下许许多多的文物古迹。其中,青龙洞颇负盛名,由青龙洞、紫禅书院等6部分共36座单体建筑组成。整群建筑靠山临江,绵延300余米,那飞檐翘角、红墙青瓦的殿台楼阁,气势飞宏,造型独特,与悬崖、古木、藤萝、等融为一体。青龙洞最初只是一道观,后逐步发展成一个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庞大建筑群,呈现着全国罕见的“一山三教”的宗教多元化与兼容性。

镇远古城现存的老房子多建于明清两朝,古民居把中原四合院的原型,搬到山上改造成山屋、吊脚楼、回廊等多种形式的山庄式院落。穿梭在镇远古城赫赫有名交错相通的古巷道,城市的喧嚣顿时消融,仿佛回到那古老的时代,让人不禁放慢脚步,在古巷道中感受着镇远所特有的意境深远、悠闲从容。

新闻推荐

爸爸妈妈是多么亲切的称呼父爱母爱一个蕴含了无限感动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遇见贵州,恋上黔东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