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三位在二战期间被强掳到日本的中国幸存劳工代表在北京与三菱综合材料公司签署了协议,他们代表所有接受三菱综合材料公司谢罪并同意与其达成和解协议的被掳劳工或遗属,与该公司代表木村光签署了协议,接受三菱材料的谢罪并达成和解。根据协议,三菱材料向每位受害劳工或遗属支付10万元人民币,并承诺出资为受害者在日本修建纪念碑。
昨日,外交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日本三菱公司表示将向二战受害劳工及遗属支付赔偿。中方是否对此举表示欢迎?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强征和奴役劳工是日本军国主义在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期间犯下的严重罪行。希望日方本着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对待并妥善处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在双方的《和解协议书》中,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明确地承认了中国劳工人权被侵害的历史事实,向受害劳工及遗属表示了“真诚的谢罪”。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介绍,在已经找到的1000多名幸存劳工和遗属中,约95%以上同意此次与三菱综合材料的和解。
据了解,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约4万名中国人被强掳至日本国内,三菱材料公司前身的三菱矿业株式会社及其下包公司接受了其中的3765名,这些中国人在极其恶劣的劳动条件下,在饥寒交迫中每天被迫从事奴隶劳动。非人的生活、加害者的暴力,伤病得不到任何医治,使得其中的722人死在了日本。
三菱材料还表示,该公司承认上述历史事实及历史责任,并且从为今后日中两国友好发展作出贡献的角度,为最终整体解决本问题设立中国劳工及其遗属基金支付款项。为了不重犯过去的错误,该公司协助设立纪念碑,并承诺将这一事实世代相传。
1990年,大学教师童增发表了“中国要求日本民间受害赔偿”万言书,掀起了中国民间对日索赔浪潮。经过取证诉讼以及双方漫长的交涉,20多年后,才迎来了加害企业的谢罪,达成了加害企业和受害者之间的解决协议。
据人民网、外交部网站、中国日报等
新闻推荐
最早从今年8月开始,日本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丰田公司2.5万名技术岗位和事务岗位的员工就可以享受在家办公的优厚福利。据悉,丰田推行的这种“让员工上班不再受时间和场所限制”的新模式也将成为日本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