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极致有人淡然 2017年7月19日晚,日本文坛最具权威的第一百五十七届芥川、直木文学奖在东京揭晓。三十八岁的沼田真佑凭借以3·11大地震为主题的小说《影里》摘得芥川奖。《影里》以3·11东日本大地震严重受灾地区岩手县为舞台,描写了三十来岁的男主人公“我”从繁华的东京转职到盛冈市,与同性友人在交流中产生情谊。在东日本大震灾后,友人不为人知的一面也日渐暴露。作品融合了同性感情和大地震等主题,写出了人类隐秘复杂、难以被捕捉到的内心世界。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它被称为“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地震、台风、海啸、火山爆发频频发生。又因为战争中被投放两颗原子弹,诸如种种,让日本人的思想深处有深入骨髓的“灾难意识”,对自然、对未知有深深的敬畏。这种意识不可能不在他们的文学中得到反映。虽然日本的不少灾难文学作品具有浓重的悲观色彩,但他们同时也表现出平静面对灾难的现实主义态度。
提到日本的灾难文学,首先不能不提到科幻小说家小松左京的作品《日本沉没》。这部作品,用科幻文学的方式,被称为是“专业性地虚构了日本的毁灭”。小松左京1931年生于大阪,是日本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同星新一、筒井康隆一起被誉为日本科幻界的“三大名家”。1973年,推出《日本沉没》上、下集,创下了400万册的销售纪录,成为当年日本第一畅销书作者,并于翌年荣获第27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和第5届日本科幻文学星云奖。继而根据同名小说拍摄的电影也火爆日本。这部小说及电影将日本的“灾难文学”推向了一个新高度,甚至带动了防灾用具等“灾难产业”的发展。
在《日本沉没》中,地球物理学家田所雄介博士直觉地认为,根据地震的观测数据,日本列岛将会有灾害发生,于是他便展开了调查。他与小野寺俊夫及助手幸长信彦助理教授一同乘坐潜水艇到达伊豆冲海底,发现海底出现异常的龟裂与乱泥流。田所继续收集到的数据令他确信将会有灾难发生,并得出唯一的一个结论。那就是日本列岛历来最坏的情况--1年内的地壳变动导致大部分的陆地下沉到海中了。……这部小说之所以在日本众多的灾难小说中脱颖而出,跟它的极具震撼性不无关系。与一般局部性的灾难小说不同,虚构了一场“整体性”的毁灭,即日本列岛整个沉入海底,不复存在。尤其令读者不安的是,小说中的预测还并非完全胡编乱造,而是带有很专业性的调研和探索成果,显得很具有真实感和恐怖性。时隔33年之后,小松左京于2006年推出了《日本沉没(第二部)》同样引发巨大关注。
与科幻作家用极端的形式来提醒人们的忧患意识不同,村上春树描写地震带给人的心灵影响,则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淡然风格。村上虽然生于京都,但出生不久就迁到神户附近的西宫市,就读的高中就在神户市区。1995年神户、大阪地震发生时,村上春树从美国东部的塔夫兹大学打电话给住在神户的父母,得知父母平安无事,房子被毁。之后,村上春树以这次地震灾难为背景,写了一系列短篇小说,这些作品被收录起来以《神的孩子全跳舞》为名出版。在其中《泰国之旅》中,持续恨一个男人30年之久、恨他在地震中“痛苦不堪地死去”的女主人公,因泰国导游兼出租车司机的好心关照而吐露了不曾向任何人公开的秘密;《蜂蜜饼》中,主人公为保护被电视上的地震场面吓得发抖的小女孩决心同一个离婚的女性即小女孩的母亲结婚;《青蛙君救东京》中,一个从不为人看重的普通银行职员为拯救东京15万人而不惜拼死一搏……村上春树笔下的灾难,没有灾难文学常有的渲染的情绪和详细的场景描写,甚至地震这两个字都很少出现。然而在他一如既往的冷静和抽离表达中,可以感受到小说中有一种透明的哀愁感。但村上具有的文学人道主义精神,还是让他战胜哀愁,用故事彰显出“只有爱才能使遭受重创的心获得再生”的真谛。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实习生漆海毅
新闻推荐
据日本媒体10日报道,鉴于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可能在年内组建新党,日本政界有越来越多的猜测认为,首相安倍晋三可能提前解散众议院,在10月22日举行大选。小池派众议员若狭胜7月13日成立“日本第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