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活的是面子。为面子而生,为面子而死。于是,多少社会问题借“面子”而横生。
这不,武汉市农业局曝光“问题豇豆”后,三亚市农业部门表示“特别的不理解”,因为按照通常做法只限于内部通告,这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
三亚市农业局综合执法支队一位副支队长甚至认为,按照常规,兄弟单位应该打个招呼,他们可以派技术部门下基层调查,严控源头,但兄弟单位这次的做法“太不够朋友”,不仅没有给三亚市留面子,也没有给农业部留面子。
三亚市农业部门的不理解,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面子是主因。而且更暴露出的是,谎言、欺骗、麻木、冷漠、保护主义和利己主义,食品安全问题已不是某一地、某一家的问题,而是指向了整个流程。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哪一起个案的严肃处理,不是局部的医治,更不是道德层面的呼吁和宣传,而应该是自上而下的彻底整治和改革。
讲面子,还是讲原则,在中国,已经变成一个很微妙的问题。讲原则,是会得罪人,得罪亲朋好友,甚至是上级领导,搞不好乌纱难保,日子难过;可讲面子,貌似皆大欢喜,但更会得罪人,会得罪人民群众。
讲面子,可以说是在拿原则作交易,于是“潜规则”就渐渐成为一个标准,一个工作、处世的标准。可以说,“潜规则”本是见不得人的勾当,是暗地里实施的,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这个词公然从阴暗面拿到台面上来说,成为了“公开的秘密”,甚至是一种值得炫耀的资本了,甚至企图用潜规则来为无罪开脱,用潜规则来对抗法律这样的“明规则”,不遭百姓唾骂才怪。
食品安全事关生命健康,监管部门是安全的最重要的防线。在食品安全的天平上,公众的权益理应永远压倒一切。但是近年来,这道最重要的防线屡屡被突破,发生问题、解决问题、忘记教训、再发生问题,这样的怪圈一次又一次证明,我们的监管出了问题,出了大问题。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饿死,要么毒死。
小马飞刀以为,面子和自尊是不能画等号的,如果谁弄不明白这个道理,说不定会丧失自尊,甚至身败名裂。
百姓的日子就是政府的面子,百姓的日子过好了,政府的面子就有了。谁要是让百姓的日子过不好,百姓是不会给谁留面子的。且看三亚市农业部门如何收场。
新闻推荐
关于永昌路夜市,近几年间,我们看到的新闻实在不少,从一开始的自发形成,到后来的取缔,再到后来的调研和规范化管理,以及人们记忆深刻的经营权拍卖,可以说,小小的一条夜市,滋生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