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道德标准是什么?作为社会的公共道德里最基本的一项,诚信本来应该是人人遵守,不需任何提醒与告诫的基本标准,可今天的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彼此信守承诺,讲究诚信竟然成为奢谈。这已不是简单的诚信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道德的沦落与败坏。参与并加速这个过程的,不仅仅有基本的社会个体,更有社会中的精英们,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大企业,这些人或是企业,用自己的行径,无时无刻告诫社会上每一个人:不需讲诚信,社会的公共道德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没有道德。
食品安全事件
【染色馒头】2011年4月12
日,上海华联等超市被指多年销售“染色馒头”。根据记者暗访,馒头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将旧馒头贴上最新的生产日期、过期馒头回炉加工为“新馒头”、乱使用甜蜜素、山梨酸钾和防腐剂等现象。
【瘦肉精】继2009年2月,
瘦肉精导致广州70人中毒事件后,2011年3月15日,沉寂一时的瘦肉精再现“遗毒”,双汇被曝收购“有毒”肉。瘦肉精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动物药品,将这类物质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从而降低成本,如果长期服用会诱发恶性肿瘤。
【毒豆芽】毒豆芽是一种对
人体有害的豆芽,它外表看似新鲜,但是至少含4种违法添加剂,尿素超标27倍。2011年4月17日,沈阳警方端掉一黑豆芽加工点,老板称这种豆芽“旺季每天可售出1000公斤”。
不仅仅沈阳,在新疆等地也先后发现了毒豆芽。
【墨汁粉条】用玉米淀粉制
作所谓的“纯红薯粉条”,为让色泽形似、口感筋道,竟然添加墨汁和工业用料石蜡。前段时间,广东中山市质监局在港口镇铺锦村偏僻鱼塘处查封一家粉条工厂,当场查获约5000公斤假粉条成品。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工厂证照齐全。该厂房极为隐蔽,附近亦有一片树林做掩护。执法人员来到这家作坊时,机器正轰鸣作响,作坊内一片狼藉。一名工人正将调兑好的黑色液体大勺地加入淀粉搅拌机内。盛装黑色液体的水桶边蚊蝇乱飞。
【蒙牛牛奶中毒】据媒体报
道,4月22日,陕西榆林市出现学生因饮用由蒙牛集团统一配送的学生奶后出现发烧、肚痛、腹泻等症状。据悉,先后共有251名学生被送往医院治疗。
对于此次事件,蒙牛集团相关负责人23日晚对媒体表示,在检验结果出来之前,并不能下结论为“中毒”,并表示早晨空腹喝牛奶等诸多原因均可能导致腹泻。榆阳区药监局的初步判断也是可能学生空腹喝奶出的问题。而当地教育局也否认学校存在管理疏漏。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空腹喝牛奶会影响营养吸收是一个常识,但是同一事件的事发几率为什么那么高,共有251名学生同时发生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蒙牛的回应显得十分牵强。
点评:
从2004年安徽阜阳的空壳奶粉,到2008年河北的三聚氰胺毒奶粉,再到瘦肉精、毒蔬菜、毒大米、毒双汇、敌敌畏鱼干、敌敌畏泡菜、陈馅月饼……数不胜数的食品安全事件,不禁让人们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能吃什么?”
房地产事件
【上海“楼倒倒”】2009年
6月27日清晨5时30分左右,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西侧“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一栋在建的13层住宅楼全部倒塌,造成一名施工人员死亡。
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微乎其微,楼房倒塌的原因可能是施工方偷工减料。
【无锡“楼薄薄”】2009年
8月,无锡桐乡市居民沈汉良发现自家天花板湿了,原以为楼上住户徐建兴在搞装修。谁知,后经相关工程师测定徐家楼板才是“罪魁祸首”—— — 楼板设计厚度12厘米,而徐家楼板厚度却只有7.9厘米。
点评:
房地产暴利、接踵而来的楼房安全,成为不少居民共同的一块心病。今年初,温家宝总理在谈及控制房价时特别强调,房地产商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应该对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试问:他们有吗?
医疗卫生事件
【人死还收费】49岁的吴喜
英因胆管结石在南方医科大学广济医院接受手术,却不幸身亡。出院小结显示,宣布临床死亡时间为3月21日5时32分,而医院的住院费用表显示住院时间一直到3月23日。
在医院出具的9页纸的住院费用表中,血浆用了14450毫升,够正常人全身换血近4次;氯化钠、葡萄糖等液体,500毫升的用了435瓶/袋,250毫升的用了246瓶/袋,100毫升的用了521瓶/袋。
仅氯化钠、葡萄糖等液体的总重量约330升,足够正常人洗10次澡。
49岁的吴喜英去世前,住院治疗28天,产生了45万元的医疗费。
【南京徐宝宝】2009年11
月3日,婴儿徐宝宝因高烧、眼眶部肿胀等症状入南京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次日清晨5时多不治身亡。据婴儿家属反映,婴儿住院病情恶化时,家属几次向值班医生反映病情,由于医生打游戏、睡觉等原因,都未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由此导致了婴儿病情急剧恶化最终死亡。
点评:
“医者父母心”的古训,似乎早随古人远去。医生本是崇高而神圣、极富人性的职业之一,医院也是最具人文关怀的 场所。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大小小的医疗事故,居高不下的行业暴利,冷漠而不负责任的“职业疲劳”,时时敲击着国人疲惫不堪的神经。
中石化事件
【天价酒风波】2011年4月11日,天涯论坛出现名为《中
石化广东石油总经理鲁广余挥霍巨额公款触目惊心》的帖子,引起网民极大关注。网帖贴出了4张发票,总消费金额约168万元。
“天价酒”事件被曝光之后,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曾开过三个会,会议主要有两个议题,一是严查“天价购酒”泄密人,查出后严惩;二是如何应对媒体,任何人未经同意不准接受采访。
点评:
“天价酒”事件暴露出中石化内部奢侈 、浪费问题的冰山一角,而中石化也并非第一次如此刺痛大众的神经。大众有理由感到疼痛,因为中石化是国企而非私企;中石化喝的上万一瓶的茅台酒,每一滴都与我们大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中石化总是“亏损”的,油价总是不停上涨的,财政补贴总是积极争取的,然而另一边,则是“天价吊灯”流光溢彩,“天价茅台”滴滴香浓。
跨国公司事件
【跨国公司丑闻】最近,欧
盟对两大日用消费品跨国巨头—— —宝洁和联合利华,开出3.152亿欧元的巨额罚单,以惩处两巨头在欧盟八国操纵洗衣粉价格。三年前,西门子公司因为行贿,被美国和德国监管当局处罚,金额高达13.45亿美元。
可是,之前家乐福门店在国内多地出现的价格欺诈,仅处以区区50万元罚款;而不顾乘客生命安危,大量超标准使用返炼胶制作轮胎的韩国锦湖轮胎天津公司,至今未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处罚……有事实为证。近年来,家乐福、沃尔玛、西门子、IBM、雅芳、摩根士丹利等跨国巨头在我国屡屡曝出的违法丑闻,在考问企业经营者道德良心的同时,监管不严、企业违法成本过低问题,也被推上风口浪尖。
点评:
温柔执法,很难催生企业的道德血液。和人一样,企业也有自律与他律。任何企业、经营者都会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决定了自律的自我束缚永远小于外界他律的严格管束。对企业违法违规现象过轻处罚,容易纵容企业侥幸心理,成为滋生违法违规的温床。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