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龙艳婷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男人负责赚钱就够了,理财理所当然是女人们的事情了。时过境迁,理财在我们的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会理财的男人们,不再用一辈子辛苦奔波,就可以将小日子过得充实而有品质。可以说,会理财,也是现代社会对于父亲们的要求哦。
记者认识的很大一部分父亲们,就是理财方面的高手,而成先生就是其中一个。
十年前,成先生参加工作时还是在企业按部就班,捧着当时的铁饭碗领着1000多元钱的工资。这样的生活过了两年,一种强烈要改变现状的欲望让成先生毅然选择了另一更具挑战性的工作。由于成先生踏实上进,工作很快有了起色,收入也节节攀升。
当很多新婚族还在租房或蜗居在单位宿舍时,成先生已抢先一步购买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三房,虽然有不少房贷,但至少首付和装修共近20多万元是成先生几年努力工作积攒下的钱。又过了几年,当记者再次碰到成先生时,他不但开上了私家车,还投资了一套公寓,并且与人合伙开办了一家公司。现在,成先生先前购下的三居室房价已翻了两番,用于出租的公寓租金也相当可观,加上成先生工作顺风顺水,一家三口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30多岁的成先生告诉记者,回头看看曾经一起在企业的工友们,生活没有波澜,也没有多少色彩,枯燥而无味,他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为家人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幸福的避风港。对于今后的生活,成先生早已有了打算:合适的时候再给老婆买一辆车,两人好好的将孩子培养成才。并且,工作的同时一定不忘理财,再过10年甚至可以提前退休享受完全属于自己的人生了。
了解了成先生的理财经历,浦发银行一位理财师分析道:父亲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肩负着艰巨而神圣的责任。其实,要做一个会理财的好父亲,并不是只有在做了父亲后才开始准备的,越早准备越轻松,成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实例。理财师从参加工作开始,一直到退休,为“爸爸理财”作了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规划。
“准爸爸”:
20-30岁一般参加工作的年龄在20-30岁 之间,由于刚工作不久,收入有限,而此阶段大都面临着结婚,继而面临“准爸爸”的角色转换。
该阶段理财目的大多是与进修 、旅游 、储备结婚经费 、还房贷 、储备奶粉钱有关,家庭理财需求显得紧迫。有道是男人三十而立,这一阶段的准爸爸应该尽早理财,储蓄是第一条金钱流向,虽然攒下的钱可能不多,但是积少成多,
日子一久就能显示它的威力了。
有三件事是必做的:第一,把自己收入的20-30%做储蓄基金;第二,把收入的10-15%归为预算教育支出;第三,用收入的5-10%购买健康保险,未来的家庭经济支柱必须要得到充足的保险保障。
初为人父:
30-40岁30-40岁,这是一个坚持稳定兼顾增值的时间段。很多男人都是在30岁左右才成为父亲的,作为家庭支柱,爸爸们在以保险来保障自己的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同时,也要开始积累子女的教育金,因此,30岁后的男士应考虑为自己投保寿险及重大疾病保险,随后是为孩子准备教育金和周全的保障计划。此外,还应考虑通胀下的财务安全和资产增值,这段时期的爸爸们所需承担的家庭责任渐渐增加,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应走低,投资相对保守。
成熟老爸:
40-50岁40-50岁的男人正处于人生事业的高峰期,家庭也逐渐步入成熟期,上有父母,下有儿女。
这时候的家庭基本上都有点积蓄,理财仍以让本金快速增长为目标,因此,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风格对自己的资产投资组合做适当的调整。在日常理财时,这个年龄的爸爸们最好在银行存款中预留出活期应急准备金和用于子女教育支出的定额存款;认购一些信托产品作为父母赡养费,同时也要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好规划。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