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奥的斯电梯在中国频频出现故障,引发的多起事故中,最严重的导致了人员伤亡。
惨剧发生之后,面对中国多部门提出的要求其实施电梯召回的呼吁置之不理,奥的斯公司反而打起了太极,声称电梯是建筑的一部分,有其特殊性,如果召回就必须全部拆掉,难免影响建筑物构造,因此无法像汽车一样召回。
其实,奥的斯方面看似有些道理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就在三年前,因电梯按钮遭遇核辐射污染,奥的斯方面在事件披露的次日就宣布立即进行召回。
洋品牌在产品召回上设置双重标准、搞“中外有别”的比比皆是。2010年,宝马在实施汽车召回时,在中国的反应要严重滞后于其在美国的动作。
如今,中国有关部门已经越来越重视对此类事件的监管,如正在计划出台的汽车三包政策,就会对汽车召回予以规范,届时汽车召回有别的事件会大幅度减少。
宝马召回时间中国滞后于美国
无独有偶,去年10月1日,一则宝马召回公告再次引发了洋品牌在产品召回上搞“中美区别对待”的争议。由于刹车制动液存在泄漏隐患,可能影响刹车的效果,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当时宣称,在全球范围内召回35.08万辆轿车,包括宝马5、6、7系轿车和5800辆劳斯莱斯,所涉及的召回车辆均使用V8或V12发动机,生产日期跨度为2002年至2010年。
然而,截至10月底,宝马中国尚未主动通过官方渠道对此次召回情况向中国车主进行说明,例如:召回是否包括中国市场;如果包括,从何时开始等。
今年8月,宝马在中国召回5系车GT(535i、550i)的时间滞后于美国市场一个月,有消费者指责宝马汽车忽视中国市场,在此次召回事件中,差别对待中美消费者,歧视中国车主。
“汽车三包”使未来召回内外有别减少
据了解,我国从2001年开始研究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2004年出台了第一部实施召回相关的法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2007年召回范围从汽车扩大到家电、儿童玩具和食品。
但是,相比国外遇缺陷产品召回企业会提供备用产品、召回同时还提供资金赔偿等为消费者着想的做法,目前国内产品召回中消费者还处于明显弱势,存在服务叫不应、缺陷难认定、赔偿谈不上、召回不彻底等问题。
在惩罚措施上,美国政府对有过错企业的惩罚标准,是以“亿美元”为单位计算;而根据中国目前的相关规定,对企业的罚款最高限额只有3万元。但将来,随着中国汽车三包政策的出台,这类事件会大幅度减少。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