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州市2012年部门预算(草案)显示,广州8所机关幼儿园获得补贴金额高达7524.21万元。这8所机关幼儿园此前获得的补贴数额分别是:2009年4802.02万元,2010年5115.97万元,2011年5754.44万元。据悉,广州曾在2009年表态要逐步取消对机关幼儿园的补贴。
把由政府直接负责、财政全供的公立幼儿园称为“机关”幼儿园,本身就是计划经济年代遗留下来的顽疾,意在凸显其“官办”地位。相比于其他幼儿园,机关幼儿园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占尽了天时地利的明显优势。
教育公平一直被视为最基本的社会公平,而在多数家庭皆为独生子女的我国,幼儿教育更因被看作具有“起跑线”意义而备受关注。广州市财政局早在2009年就曾言之凿凿地表态,对机关幼儿园的财政补贴将逐年取消,但事实却是不降反升,今年的增幅更是高达1770万元。机关幼儿园“富贵病”难除和政府部门的承诺爽约,凸显权力自肥的冥顽和权力自律的艰难,不仅伤及教育的公平性及财政的公共性,更有损政府执政为民和诚实守信的公众形象。
为8所机关幼儿园安排巨额补贴,反衬出对那些面向公众但却资金匮乏的民间幼儿园的待遇不公。而纠正公共财政预算厚此薄彼的畸形投入,需要政府领导、财政部门和人大机关的共同努力。首先要从思想上抛弃把幼儿园分为三六九等的等级观念,敢于同看人下菜碟儿的“拼爹”潜规则决裂,让财政姓“公”、财力共享、财尽其用的理财意识真正回归;其次要坚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理财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体现公正、回应质疑。
新闻推荐
【本报讯】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动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应急措施,但这种“刺激-反应”式的决策模式,或许可以解决一时、一地、一事之问题,却并非解决校车安全问题的正途,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