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宁
1月16日,区委副书记、区长孙孟来在东昌府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三大突破、四大提升、五大亮点,谱写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新篇章。
五大亮点中,“打霸治痞”铁拳行动尤其影响深远。通过这一行动,树立了我区干部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新形象,树立了我区能干大事、能干成事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深入开展“打霸治痞”铁拳行动,严厉打击煽动群众、骗套资金、阻碍施工等非法行为,对重点项目和城建领域的一切非法行为,实行“零容忍”,以坚强的决心、坚定的信心和坚韧的意志,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为“城建靓市”再立新功。
关键词:三大突破
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区7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4亿元。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抓发展、促跨越的重要途径,开工建设了安托山稀土永磁电机、天开钨业等7个投资过10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工业经济实现重大突破,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4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5亿元、利税37.5亿元、利润28亿元,增幅均在25%以上。
坚持不懈地实施工业突破战略,经过近五年的艰苦努力,全区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40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34家,实缴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达7家,“6126”工程目标圆满完成。
城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征地6146亩,搬迁114万平方米,是历年来征地搬迁工作力度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一年。
积极实施城建靓市战略,圆满完成了柳园南路拓宽、滨河大道、市民文化中心等14个城建重点项目的征地搬迁;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共完成双庙、陈庄二期、西关街片区等15个城中村及片区的搬迁工作。村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建设农村新居7400户,改造危房1200户,沙镇阳光家园、朱老庄观堂等32个农村新型社区建成使用,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关键词:四大提升
农业生产效益稳步提升。粮食生产喜获“十连增”,总产达76.6万吨。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蔬菜生产规模、效益同步提高,总产达285万吨,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3600元。成功引进山东黑牛、日本锦鲤等名优品种,新增规模养殖场310个、名优水产养殖面积1040亩。全面加快“绿色东昌”建设,林木覆盖率达30.6%。立海冷藏、天绿源番茄酱等项目投产运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54家。与驻聊5所高校建立了稳固的农产品供应关系,农村合作组织达422家。投资3000万元,新修、改建农村公路71公里,综合整治县乡公路210公里。投资7580万元,大力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农业的抗旱保丰能力进一步增强。
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5亿元,增长30%,全区市场成交额完成370亿元,增长10%,年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达21处。
西安交大科技园、盛世天湖项目快速推进,银座商城建成营业。全区市场成交额完成370亿元,增长10%。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成功引进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等7家金融保险机构,新增百诺鑫合、鼎诚小额贷款公司两家,各金融机构向区属企业提供信贷支持25亿元,增长25%。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参与举办“水文化”节和“好客山东”聊城休闲汇活动,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6亿元,增长12.7%。
招商引资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全区共引进投产在建项目167个,计划总投资260亿元,到位资金55亿元,引资规模和项目质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千方百计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共争取各类资金近12亿元。投资1.6亿元,全面加快嘉明经济开发区、凤凰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两园区入园企业达32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亿元、利税17.5亿元,分别增长26.4%和20%。同时,对外贸易逆势增长,全年出口创汇1.7亿美元,增幅居全市第一。
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努力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新增科技特派员216名,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发展到67处,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21家,广泛开展社区文艺汇演、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60%的行政村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工作先进单位。乡镇卫生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先诊疗、后付费”的新型诊疗模式。始终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大力开展违法占地清理整治,强力推进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区拆旧复垦,土地保护利用工作卓有成效;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建成凤凰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等污染防治重点工程7个,关闭、查处污染企业44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非交通事故“零死亡”。切实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积极开展国防动员活动,圆满完成征兵任务,双拥工作成效明显。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
关键词:五大亮点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集中财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区财政用于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支出达18.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8.4%,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
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实现了城乡全覆盖,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共为群众报销医药费1.9亿元;新农保、新城保共为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6387万元,我区受到国务院、省政府表彰;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共发放低保金4440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就业形势总体平稳,新增城镇就业968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347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
城乡中小学建设成绩斐然。投资2.8亿元,开工建设了3处城区小学。
怡景小学、实验中学附小已建成使用,文苑小学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全部建成后,可新增教学班138个,平均班额由73人降到60人以下。大力推进农村学校建设,改造农村中小学18处,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10处,初步解决了城区学生“坐得下”、农村学生“留得住”的问题。
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仅用10天时间,全部完成了德商高速东昌府区段地面附着物清理,涉及行政村33个、农户2260家、总里程26公里。
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卓有成效地做好群众工作,德商高速东昌府区段地面附着物清理工作做到了无阻工现象、无上访事件、无安全事故。同时,全力配合南水北调、邯济铁路扩能改造等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建设,保障了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信访维稳工作卓有成效,确保了十八大期间我区进京上访“零登记”。
全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等工作,特别是把十八大维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集中力量解决信访积案。
“打霸治痞”铁拳行动影响深远。对重点项目和城建领域的一切非法行为,实行“零容忍”。
根据城市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了“打霸治痞”铁拳行动,圆满完成了古城区、滨河大道、市民文化中心、文苑中小学等19个项目的拆迁扫尾,城区范围内所有城建项目,特别是一批受阻多年的项目,拆迁工作彻底完成,还社会以正义,还群众以公平,人民群众拍手称快。通过这一行动,不仅打出了士气、打出了正气、打出了勇气,树立了我区干部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新形象,而且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为今后我区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全面树立了东昌府区能干大事、能干成事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