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将正式实施,即将来临的“十一”黄金周是旅游法实施后的第一个假期,社会普遍关注旅游法的实施能否有效遏制各种出游乱象。而关注此法的人大代表则认为,旅游法的施行,必将开启中国旅游新时代。
■“旅游法的实施将使旅行社由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入服务质量竞争,有利于市场优胜劣汰。”
■国家旅游局有关部门解释,“十一”后旅游团费价格的上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涨价”,而是一种理性、正常的回归,是真正的“阳光价格”。
■“在旅游法这一‘笼头\’制约下,景区应转变观念和思路,为游客提供有个性、有创意,同时又方便去消费、去享受的旅游产品。”
旅 行 社
被旅游法套上“紧箍”
旅游法是在今年4月25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于2013年10月1日施行。该法明确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旅游行政处罚办法》是由国家旅游局制定实施的,这一办法的出台,对旅游主管部门贯彻落实旅游法、保障游客合法权益作出了详细规定。“旅游法的实施将使旅行社由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入服务质量竞争,有利于市场优胜劣汰。”全国人大代表、新怡和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刚认为,旅游法为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权益、规范旅游市场提供了法律保障,对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出 游 团 费
“借机涨价”还是“理性回归”
值得注意的是,在“十一”黄金周来临之前,报团游迎来了涨价潮,旅行社普遍调高了出游线路的价格,这引发了游客对旅行社“借机涨价”的质疑。“过去花1000多元就能香港澳门走一圈,现在要五六千元;过去花3000多元就可以去东南亚,现在上万元只是起步价……”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徐小姐在得到各大旅行社的“十一”出游报价后抱怨道。她认为这是旅行社在借旅游法实施趁机涨价。
对此,国家旅游局有关部门解释,10月1日后团队游价格上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涨价”,而是一种理性、正常的回归,是真正的“阳光价格”,以前“零负团费”违反了市场经济规律、扭曲的经营模式,从整个层面上,往往导致旅游者购物质价不符,价格虚高,现在回归了旅游的本质——“愉悦感”。
王刚告诉记者,有的旅游者认为,低团费报名参团比较划算,还可以购买旅游纪念品带回家。但没有免费的午餐,旅行社以低于成本的团费诱使游客报名后,必然会从旅游者的二次消费中弥补其利润,旅游者并不了解导游带其购买的旅游纪念品的价值与价格差距有多大;还有的旅游者在报团时认为,在行程中可以坚决不购物、不加点,实际上,行程中购物店、自费景区一个接着另一个,绝大多数旅游者要么自愿参加了,要么被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消费,旅游的舒适度和愉悦感都打了折扣。
旅 游 景 区
门票价格有望回落
9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旅游法,营造良好的旅游价格环境,降低群众旅游成本,近期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发改委部署,在国庆节期间推动全国约1400家景区实行门票价格优惠,平均优惠幅度约20%。一些著名景区如山西五台山和云冈石窟、福建武夷山、江西庐山、云南石林和香格里拉等景区均在优惠之列。
多年来,旅游景点门票乱涨价问题一直搅动着公众的神经。全国人大代表张泽保认为,旅游法加强了景区管理,明确规定:门票涨价应当提前六个月公布。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不得通过增加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另行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应当相应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收藏单位外,应当逐步免费开放。
在王刚看来,旅游法在给旅行社戴上“紧箍”的同时,也给旅游景点套上了“笼头”。在旅游法出台之前,不管消费者接受不接受,热门景区门票价格节节高,而且在景区内无条件放行坐收“人头费”,这不仅损害了游客利益,也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最终也会伤及旅游景点。“目前,随着旅游法的实施,这一趋势正在被改变,并有逆转的趋势。”王刚说。
(据中青网)
出行密度远超春运“最堵黄金周”来袭
都说春运人多,出行是一道“坎”,其实国庆长假这七天人更多。今年“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全国起码有6.98亿人次出行,相比今年春节七天长假的4亿多人次,多了不止一星半点。
铁路部门把国庆黄金周铁路的运输期限定为9月28日至10月7日,共计1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100万人,同比增加573万人,日均发送810万人,增长10.9%。
“虽然国庆长假铁路运输总量没有春运多,但春运运输期限是40天。从运输密度看,今年10月1日为黄金周最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010万人,不仅比春运最高峰时的740多万人多得多,而且还将创下铁路客运单日发送量历史新纪录。”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民航方面,假期七天里,旅客运输量将达到720万人次,同比增长8.3%。也比今年春运多了约80万人。
不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人越来越多,由于实行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的政策,自驾车出行的人也快速增长。
交通铁路部门全力疏堵
为应对如此高密度的出行人流,交通、铁路倾尽“家底”。全国将投入85万辆营运客车,日均发班260多万个班次;全国共47万多辆城市公交车、近1.3万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和130万辆出租车将参与城市客运;全国将投入客运船舶2.1万艘、近90万个客位从事水路运输。
铁路部门将最大限度组织重联或大编组运行。在客流需求较大方向,铁路部门及时增开临客,国庆黄金周期间全路共安排跨局中长途直通临客31对,重点解决大、中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客流的需要。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10日,消防人员在厦门海沧高架桥垮塌事故现场展开搜救。10日上午10时30分许,位于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的厦漳公路厦门段角嵩路高架桥A2合同段发生垮塌事故,垮塌桥面长约20米左右,4名工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