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围观”时代政府岂能“旁观”

来源:北部湾晨报 2014-02-24 11:56   https://www.yybnet.net/

面对公众要求信息公开的强烈呼声,一些政府部门非但不主动公布,还采取花样百出的手段“挡”回去,无疑是想继续坐在“太平衙门”里,逃避公众监督的“火眼金睛”。

长久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一些政府部门习惯于藏身在自己的“官衙”内,暗地里搞些“猫腻”,以最低的风险谋取最大的利益。而现在,盖子要被掀开,要像“透明人”一样亮出自己的“家底儿”,今后再搞猫腻儿不方便了,一些领导和利益部门当然“躲”字为上、“拖”字当先。

可以说,每当重大安全事件或突发事件发生时,面对公众质疑,一些政府部门“支支吾吾”、退避三舍,甚至还拿什么“信息不存在”“影响社会稳定”“涉及国家秘密”等语焉不详、牵强附会的理由作为拒绝公开的借口,必定是因为害怕暴露内中见不得人的东西。

一些人心里清楚,自己所作所为不光彩,对事故或多或少承担着责任,一旦说了,就会被公众抓住漏洞、揪住把柄,步步质疑和追问会将事件紧逼到还原真相,而真相一旦大白,他们不但会损失利益,恐怕更得丢帽子、进“局子”,如此,他们怎敢说、怎愿说、怎会说?

古人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意不容许被搪塞。更何况,这是在一个“围观”的时代。其实,近年来的无数案例已证明,每一个本想袖手旁观做“围观者”的政府部门,最后往往成为那个被最多人“围观”的目标。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要改变一些政府部门“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的状况,首先要在心里装进群众、尊重民意,从思想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与此同时,还必须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界限、人员,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只有制度不容许政府做“旁观者”,不容许对公众说“无可奉告”,才可以真正打造阳光、透明的政府,才能让中央提出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些目标不流于空谈。 (李惊亚)

新闻推荐

传《天下无贼》将翻拍英文版

近日有外媒报道,导演冯小刚将和《四个婚礼一个葬礼》的英国制片人邓肯·肯沃西携手,把自己2004年的卖座影片《天下无贼》(AWorldWithoutThieves)翻拍成英语电影。《天下无贼》的故事大部分都发生在一...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围观”时代政府岂能“旁观”)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