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父亲是山我的父亲已与老屋后的小山融为一体并且有一座

来源:达州晚报 2014-03-25 14:36   https://www.yybnet.net/

父亲是山!我的父亲已与老屋后的小山融为一体,并且有一座属于他自己的“山”,在那里安息近三年了。三年前那个刻骨铭心的早上,我还没有起床,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心中有种不祥之兆。果然,母亲在一阵嚎啕大哭后断断续续说出了噩耗:父亲“走”了。顿时,如五雷轰顶、天塌地陷,悲从中来,茫然不知所措!倒是妻子冷静地安排我们赶紧收拾,回家料理父亲的后事。这样,父亲就永远的守在了老屋旁的小山上。

父亲幼年丧父,又身带残疾,一生过得清贫、困苦,但坚强、乐观,勤劳、节俭。

听说父亲小时候从牛背上摔下来,因延误治疗导致右脚残疾。没有进过学校,没有文化;走路一瘸一拐的,不能挑抬,无法干重体力活,于是父亲选择学理发这门手艺。每天天不亮就要走十几华里崎岖山路到师傅家去,晚上再摸黑回家。通过两年的刻苦学习,付出了健全人几倍的艰辛,终于学会了全套老式的理发技术,此后便靠手艺养家糊口。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总是提着一只藤编的篮子,里面装满了理发的工具,行色匆匆走街串巷到处去理发。为了多挣点钱,父亲残疾的足迹踏遍了周边百余里的乡村,酷暑严寒里起早贪黑,风餐露宿,省吃俭用,攒下一笔钱就回家一趟,因此在物资匮乏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家的处境跟邻居比还相对宽裕。

上世纪八十年代,土地承包到户,父亲不再出远门讨生活,农闲时就在附近乡村给人理发挣些钱补贴家用。为了挤时间,父亲起早睡晚,甚至趁着月色或是点着马灯通宵达旦地干农活,头一下午人家看见还没有动的一大片地,第二天已被翻好种上了庄稼。乡亲们吃饱穿暖后盼着改善居住条件,父亲看准时机办起一家砖瓦厂,生意渐有起色。几年后有了一些积蓄,父亲不顾家人的反对在火车站附近办了一家大的砖瓦厂,开局顺利。可不久就遇上涨洪水,天灾加人祸,致使血本无归,倒欠下一笔外债。父亲又回到家乡过着艰辛的生活,小本经营挣钱还债。到债务还清,我们兄妹逐渐长大时,父亲已两鬓染霜,身体渐渐差了。

父亲一生好酒,但酒量不大,可能是借酒解乏。后来年纪大了,条件也有所好转,父亲有了酒瘾,一日三餐离不开酒。菜不必讲究,一把花生、一盘胡豆都是可口的下酒菜。也没见他醉过酒,但酒没喝到位是不会放杯子的,喝对了别人再劝也不喝。喝酒后必喝茶,茶泡得浓浓地,父亲常说他最爱的“二老”就是“老白干”,“老荫茶”。我才四五岁时,父亲就用筷子沾着酒给我尝,说是培养我喝酒将来好给他买酒。其实我也没给他老人家买多少酒,偶尔买一瓶好酒孝敬他,他却觉得没有老白干过瘾。

印象中,父亲没闲过一天,一辈子像陀螺样不停地旋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又好似不知疲惫!步入老年又不服老,受电视农业频道的启发,搞过多种种植、养殖业。虽收效甚微,却乐此不疲。父亲说“我能动得一天就要干一天,不能依靠儿女,最靠得住的儿是‘脚儿\’、‘手儿\’”。没进过学校的父亲象棋下得不错,珠算打得也可以,听一遍的评书能记得八九不离十。说的大白话充满了哲理,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勤俭”的两句话:“哪怕家财万贯,不及每天进一文;挣钱如针挑沙,用钱如水洗土。”

当父亲终于停下来时,则是累到了极限,看似突然,实是必然。就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机器戛然而止,才六十六载春秋划上了句号。看到父亲的遗容我心如刀绞,在父亲的灵堂前含泪写下了一幅挽联:“身残志坚不甘人后,苦操劳;省吃俭用只爱喝酒,难享福。”以表达我对他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哀悼!

·见习社区记者 付成越·

新闻推荐

连赶3场“商务会” 老人倒在“会场”上

在达城,不少老人天还没有亮就起床出门,连续参加可以发放礼品的各种“商务会”、“讲座”。近日,78岁的赵大爷(化名)和老伴在连续赶了3场“商务会”后,突发疾病倒在某宾馆“健康讲座周年庆”的会场上…...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父亲是山我的父亲已与老屋后的小山融为一体并且有一座)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