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深刻认识新时期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群众工作深入开展

来源:桂林日报 2014-05-17 10:34   https://www.yybnet.net/

□李志伟

群众工作是党的工作法宝、制胜之策,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都是通过团结与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取得的。必须始终坚持群众工作战略地位不动摇,不断深化党的群众工作。

一、充分认清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

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与工作方法,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根本的实践途径,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具体体现,对于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建设史、发展史无疑是一部生动的群众史。二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实践领域的经常性、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涵盖党和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依靠和发动群众,行之有效地做好群众工作是锻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与手段,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要深刻认识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任务”,把依靠群众作为“第一动力”,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第一目标”,使党的群众工作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二、全面把握新时期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形势下群众的社会构成、生活环境、思想观念、利益诉求、行为方式、心理需求等方面有了新的变化,党的群众工作由此呈现很多新特点新要求。

多元化的工作对象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全域性与广泛性。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新兴的利益集团、高端管理层、白领精英、私营业主、中介机构、普通职员、打工一族等新社会群体,及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失业大学生、破产企业主、失独家庭等新社会成员多彩纷呈。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和诸多层面,牵动经济社会建设大局。要求我们必须形成党委、政府、社会、公众四位一体的群众工作合力,才能全方位做好群众工作。

民主、民生化的主体意识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超前性与创新性。因介入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活动不断增多,群众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制度意识、规则意识不断增强,对政治生活上的民主诉求与对经济利益上的民生诉求不断增大,越来越注重民主与民生、公平与正义、地位与尊严。我们必须具备超前意识,尽快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规律,运用新办法,才能打好群众工作主动仗。

多维化的工作环境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复杂性与层次性。随着社会转型加快推进,产生的新社会经济组织、新社会群众团体、新社会阶层、新社会分配机制、新社会人文因素、新社会舆论环境等社会万象构成了多维的群众工作环境。社会阶层的多样性引发了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各异性,使群众工作更有层次性。改革开放攻坚时期各种社会心态和社会现象集中呈现,使群众工作更具复杂性。要求我们在顺应中发展、传承中创新,才能根本防止群众工作与环境多维度的疏离,提高群众工作实效。

理念滞后的工作主体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敏感性与紧迫性。新的历史时期,来自不同利益群体的党员的社会身份进一步复杂化,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生活经历、工作方式呈现新的特点,群众观与方法论较之以往也有了很大变化。要求我们围绕破解“热点问题降温,敏感问题脱敏,难点问题失措”这一重要命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具体工作能力,才能高效做好群众工作。

三、积极推动新时期群众工作创新开展

面对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求实求进、主动作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群众工作深入开展。

创新群众工作理念,提升群众工作认识。实现经常性管理到综合性服务的转变,树牢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与工作理念。实现“官本位”到“民本位”的转变,树牢基层第一、群众至上的工作理念。实现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树牢依法作为的工作理念。实现客体到主体的转变,树牢群众主体地位的工作理念。实现“独立作战”向“联合作战”的转变,树牢党委统揽、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一盘棋”工作理念。

创新群众工作思路,突出群众工作重点。从新时期人民群众内涵、定义方面破题、定位,是创新群众工作思路的基点。要结合当地实际,派那些对群众感情真挚、深得群众拥护的干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派那些说话办事有灼见、有效率的干部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派那些对上对下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干部到工作推不动的地方去坐镇指挥,宣传贯彻党的群众政策,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与人民内部矛盾。

创新群众工作办法,增强群众工作实效。正确处理行政命令与民主法制的关系,让人民群众活得更有尊严,在群众工作的领导方式上求突破。努力克服群众工作中“自上而下”有余与“自下而上”不足的缺陷,更多地利用群众和社会的力量来做群众工作,在工作方式上求突破。着力解决群众工作仅是实现工作目标工具的简单的思想行为,积极向保障人民群众争取和维护自身权利的重要渠道转变,在群众工作的动力上求突破。大力抓好建班子强队伍工作,力求使群众表达意愿诉求的多样性与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必要性同步增长,在群众工作的力量上求突破。充分运用互联网、大众传媒等现代科技,增强群众工作的技术含量,在群众工作的手段上求突破。

创新群众工作机制,优化群众工作条件。健全群众工作组织机制,建立以市县群众工作部为龙头,市直部门和乡镇、街道群众工作办公室为纽带,村(居)群众工作站为平台,村组居民小组群众工作员为前哨的无缝覆盖的群众工作网络体系,形成联系上上下下、统合方方面面的群众工作格局。健全高效服务机制,建立服务窗口、便民中心,集中相关部门开展“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工作,打造网上审批监管等技术服务平台,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建立以综治、司法、信访、公安为主体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构和网络,及时化解矛盾,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建立接访制度、走访制度和重大信访会审制度等,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健全群众工作倒逼机制,采取考评形式、明确考评标准、扩大考评主体、严格考评程序、引入科学考评方法等形式,倒逼群众工作机制不断发展与完善。

新闻推荐

“微公益使者”:在寻常巷陌演绎“小善大爱”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通讯员蒋卫东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深刻认识新时期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群众工作深入开展)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