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铃鱼片
□朱千华
对于菜肴的评点,通常都是以色香味形概而言之。但是,如果在某种菜肴上弄出动静、出现响声,则能调动人体的全部感官。除了可以品尝色香味形之外,菜肴还可以听。
菜可以悦耳,感觉很别扭。可川菜中却又有存在。比如川菜中的三鲜锅巴、锅巴鱿鱼、锅巴肉片、响铃鸡片、响铃肉片等等,都是有响声的菜。
这是一种很热烈的响声。此类菜的共同特点是,服务员端菜上桌后,当着食客的面,将一碗烹制滚烫的鸡片汤或肉片汤汁,倾倒于炸得金黄的锅巴或其他菜品上,顿时发出哗的一声响,一时间香气四溢,让人觉得清脆悦耳,产生强烈的食欲。
四川最著名的响铃菜,大概要数响铃鸡片了。由于简单易学,富有趣味,多数家庭都能自己烧制。工序虽不太复杂,却要准备两只锅。
先介绍一下抄手。抄手是什么?就是馄饨,岭南叫云吞,江苏一带叫扁食。为什么叫抄手?主要是皮薄。旧成都街头多有挑担卖馄饨者,馄饨入锅之后,摊主抄着手站一会,就熟了。还有一种说法,馄饨的样子,如同抄手,特别是最后两只角重叠,如左右手抄合在一起。抄手之名,还是很形象的。
如果非要说出抄手与馄饨有什么区别,那就是抄手的皮很薄,而馄饨比较厚实些。抄手为后来出现的响铃鸡片提供先决条件。
两只锅同时进行。一只锅放菜油,煎抄手。这是个慢性活,先小火温油浸炸,待馅熟了就开大火,皮子呈金黄色时捞出。
另一只锅煮汤。鸡汤、鸡片、火腿片、玉兰片等煮沸,加葱姜盐白糖等调料,烧到入味时再放入豆粉,令稠若米汤,即起锅装碗。同时将金黄的抄手置于盘中,一起端于桌间。此时服务员手端鸡片汤料,大喝一声:“响啰——— ”
只听见热烈的“滋——— ”一声,一碗滚烫的鸡片汁浇在被煎得金黄的抄手上面。这个浇汁的动作要快,要趁热行事。此菜的情趣,就在于以热对热,使油炸后的抄手和滚烫的汤汁发出悦耳的碰撞。此一响也。
那抄手裹有一层特粉炸制而成,吃时蘸上鸡汁,咬上一口,仍有清脆之响,酥脆无比,一时间,餐桌上一片热烈的景象,“铃声”响成一片。
晚清的德龄公主在《御香飘缈录》中,曾谈到慈禧太后年轻时,最爱吃的一味菜是烧猪肉皮。“在北方,这味菜有个别名,唤做响铃,意思是形容它脆得可以给人家嚼出声音来。”这是另一种响菜,是脆响。可以想象,一位妙龄少女,嘴嚼酥皮,脆响声声,也是一种异样的风情。
响铃菜别有情趣,四川人皆习以为常。1986年,美国美食家菲·里奇曼在《中国五大城市令人惊奇的盛馔佳肴》一文中说,他为没有去四川一游感到失望,但以能在北京的四川饭店吃到优等的川菜感到满意。里奇曼对于川菜赞赏有加,尤其是川菜中能发出声响的菜式,一直记忆深刻。他认为能吃到“响菜”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甚至花钱乘飞机去吃,都觉得不虚此行。
新闻推荐
▲这是5月11日拍摄的挡土墙倒塌救援现场(手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