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大学新生喜获“品品好”爱心助学金近日,青岛品品好粮油集团2014年“爱心助学启动仪式”在该集团总部举行。10名由市教体局与品品好粮油集团共同审核筛选出的品学兼优的新入学大学生,将连续4年接受该集团每人每年1万元的爱心助学金。近年来,品品好粮油集团践行“食泽民生,业润社会”的企业宗旨,每年从经营收入中拿出60万元建立专门的爱心助学基金,资助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各10名,直至他们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孙媚 袁鹏)教师节之际,我市有关镇办、部门、企业、学校纷纷以自己方式表达对教育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敬意,与教师及教育工作者们共度节日,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教育事业、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良好氛围。
洋河镇——
加快教育均衡化发展步伐
日前,笔者一走进洋河镇油坊小学,就听到:几间平房内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映衬着这处有些陈旧的院落。学校对面有一处建筑工地,围挡内,工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学校对面的工地,就是镇党委、政府正在为师生建设的新校。”该镇教育办主任张顺梁告诉笔者,新校将于11月底建成。届时,油坊小学、宾贤小学、黄墩小学三所村级小学的学生将搬到这里上学。
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洋河镇启动了全镇“七个全覆盖工程”之一的“村级小学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工程。据该镇分管教育的副镇长温彩云介绍,为改变洋河镇小学教育教学环境差的现状,他们整合各方资源,筹资1500多万元,规划建设建筑面积8400平方米的油坊小学1处。投资2000万元,新建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河西郭小学、河西郭幼儿园1处,实现小学、幼儿园一体化办学,计划今年10月开工建设。两处新校建成后,洋河中小学校舍及操场建设将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农村孩子足不出镇就可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笔者采访时,正赶上洋河教育办组织全镇相关学科教师进行说课比赛。据了解,为给学生打造一支教学能力强的“软件”群,他们将在今年先后举行说课、公开课、优质课等比赛,并通过校本培训、远程研修、推门听课、基本功大比武等方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今年,还选派15名优秀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进修。“社会在发展,学生思维也在进步,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开阔教学思维。”洋河小学教师王敏说。关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该镇党委、政府更加关注教师身体健康,教师节前,组织全镇430多名中、小、幼教老师进行体检,以健康身体迎接新学期的教学工作。
(尹哲)
胶北小学——
“特殊礼物”感恩老师培养
今年教师节,胶北小学的老师们收到了学生们送来的一份特别的礼物,以前总有人习惯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而这份特别的礼物—种子,将让他们当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园丁。
每粒种子上面都有自己的标志,笔者发现,这些种子分别代表“健康”、“阳光”、“乐学”。仔细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这三个词语正是该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更特别的是,送给老师的种子都是学生们勤俭节约的收获,是孩子们用搜集的废旧报纸、废矿泉水瓶换来的。
其实,每一粒种子就好比学生自己,当孩子们把种子交给老师的一刹那,也是再次把自己交托给了老师,同时感恩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给每位老师一粒种子仅仅是教师节活动的一部分,老师们说:“节日当天学校在门口摆放了四个祝福板,倡导学生亲手做一张温馨的卡片,贴在祝福板上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提起曾经的教师节,老师们回忆起了那次站在台下看着孩子们用手语表演《感恩的心》的情景,他们说:“其实,作为老师最大的欣慰就是看着身边的孩子不断的成长,慢慢地跟自己走得越来越近,孩子们在教师节里任何一个细小的举动都会感动我们。”
(尤尚灼)
胶州十八中——
“话筒”传递满满的祝福
“我觉得老师最快乐的事是我们能快乐”、“是我们的每一次进步”、“是我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声音在胶州十八中教师节当天播放着,萦绕在老师们的耳旁。开学至今,十八中学的孩子们每天都有人成为被采访者,他们告诉话筒,在他们的心里究竟什么才是老师最快乐的事儿。
看到学生们庆祝教师节的新点子,校长姜新觉得特别欣慰:“我觉得孩子们这样的策划既绿色环保,又能让教师节成为师生交心的日子。”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健康茁壮成长会为老师带来快乐,从而让老师的劳动不付诸东流,在姜校长看来就是尊师重教。
节日当天,老师们手上的丝带也成为胶州十八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姜校长介绍说:“9月10日当天,学生们在校门口迎接老师,并为他们系上丝带,让老师们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
“虽然老师们收到小礼物会很快乐,但这份快乐并不来自于礼物本身,而是来自于它所传达的情感。”姜校长也坦言,其实不是教师节的时候我们也能体会到学生成长的快乐,只不过教师节体会更深一些。
(姜善堂)
顺昌食品公司——
圆春蕾上学梦 为教育添砖瓦
有这样一群小女孩儿,她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崭新的书包,她们家庭贫困,濒临辍学,有的甚至已经辍学在家……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春蕾女童”。
随着“春蕾女童”这一群体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关注,不少爱心企业主动伸出温暖的手,对他们进行救助。位于胶莱镇的顺昌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公司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不忘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爱心回馈社会。
在了解到“春蕾女童”的情况后,他们积极与市妇联对接,积极参加妇联组织的春蕾女童救助活动,并与5名“春蕾女童”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与此同时,他们还在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设立“创志”助学奖励基金,每年为胶莱镇陆家村小学、胶州十七中捐款,累计金额已超过3万元。对此,陆家村小学校长匡乃正难掩感激之情,说:“顺昌公司一直非常关注教育事业,真的很感谢顺昌公司的帮助,在这里,我也替孩子们向他们真诚地说声谢谢。”
付出爱心的同时,顺昌收获的也必将是更加灿烂的明天。谈到公司这样做的初衷及下步打算时,公司董事长张建娥表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下步,我们还会继续奉献出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绵薄之力,让更多处在困境中的孩子看到希望。”(陈明)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