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骏/漫画
先“试用”再签合同;试用期成“随意期”;说炒就炒,辞退理由“莫须有”……进入十月,不少明年要毕业的大学生已投入到找工作之中。对七百万数量之巨的大学毕业生群体来说,工作“试用期陷阱”值得关注。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工作试用期频现程序违规、超期设置、待遇打折等诸多怪现象,更为某些用人单位获取“廉价劳动力”提供了理由。
新闻推荐
大学生就业帮扶仅有“统计制”还不够
大学生就业帮扶仅有“统计制”还不够余明辉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目标将打造升级版,完成“三...
西宁市主城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