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非
据《三江都市报》报道,12月3日上午,由市交警支队联合直属一大队主办的“12·2全国交通安全日”进农村主题宣传活动在市中区苏稽镇勤业村举行。交警们到家门口来宣传,还带来了有意思的情景剧和小奖品,村民们特别开心,也有了特别的收获。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交通网络日趋完善,不少农民购买了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但是由于缺乏交通安全意识,部分人未经过正规驾驶培训和注册登记就驾车上路行驶。加之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道路崎岖,既没有安装监控摄像头,又因为受警力限制,缺少交警上路执勤,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农村,如何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高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这的确是个技术活儿。笔者在乡间采访时经常可以看到悬挂在路边的交通安全宣传标语,例如:遵守交通规则,生命才有保障;驾乘摩托戴头盔,车行千里安全归;靠边行走,安全避让……等等。这样的标语虽然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对村民了解和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没有太大作用,仍有村民认为骑摩托车不戴头盔、农用三轮车载人等等都不是什么大事,往往等到出了事故才后悔。
确保农村出行安全,除了要加强交通硬件建设和改善服务水平外,还需要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提高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苏稽镇勤业村的主题宣传活动搞得就很有特色,形式活、接地气,村民们爱看,取得的效果好。交警们针对农村使用较普遍的交通工具,演出情景剧、设置有奖问答环节,向大家展示了交通违法行为及处罚办法,让大家在剧情中学到了相关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易懂易记。这就难怪村民们冒雨都要观看表演,因为这样的宣传好看、实用。
农村地区的群众受地理位置、学识、认知等方面的影响,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参差不齐,交警部门下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绝不是挂挂标语、摆摆展板、发发资料那么简单,要有针对性的组织一些形式灵活、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闻推荐
发现有人掉了捆钱,正要据为己有时,又出现一人要求“分赃”,待李女士将身上价值1.5万元的金项链交给对方,回家后才发现这“钱”竟是一沓白纸。近日,太原警方将两名以“跌垛子”方式诈骗的嫌疑人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