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龙君 王丽
他14岁辍学,养过鸽子,收过破烂,被村里称为破烂王,他先后干过酒店、装修、运输、拆迁、土建、路桥施工、建垃圾站···这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行业,他都尝试过,并且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就这样,他靠着自己的吃苦耐劳、靠着自己的勤奋不屈、靠着自己的苦心经营,终于白手起家,实现了原始资本的积累,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成功商人。他就是闫寺街道玉皇庙村支部书记齐树玲。
回村任职,服务乡亲
虽然自己在外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在城里也买了房,但他始终把玉皇庙村当成自己的家。生意之余,他总会驱车回家,和乡亲们聊聊天,看到谁家有困难伸手帮一把。回村后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二玲,用你的车送俺进城一趟办点事”、“你帮俺把···办一下”、“你大婶病了,住院急用钱,先借点”······对这样的要求,他每次都有求必应,甚至不用别人张口,他也主动上前帮一把。
乐于助人、解危济难的行为为他赢得了乡亲们的尊重和信任。在2007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
看到乡亲们的信任,坚定了他为村服务、为乡亲服务的决心,但现实情况也让他头疼不已:村内道路年久失修、机井布局失调、生产路坑洼不平、村内环境脏乱差···一系列困难摆在眼前。每项工作都应该干,每项工作都必须干,他也有信心、有决心干好,但最大的困难是缺钱,村内无集体收入。怎么办?自己出!自2007年以来,齐树玲已累计出资30余万元,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的生活、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有人问他:花自己的钱,办公家的事,值吗?他说,值!自己发家致富了,乡亲却仍然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里,于心不忍啊,自己在最近连续3届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都是高票当选,不干点实事,怎么能对得起乡亲的信任呢!
村内兴业,助力脱贫
经过近10年的努力,村内的基础设施、村民的生活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玉皇庙村作为一个省级贫困村,仍有61户贫困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齐树玲每年也为村里的特困户送米、送油、送钱,但也只能算是“救急救不了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脱贫的问题。
着急的齐树玲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产业转移到村内来,在村内兴业办厂,让周边群众能实现就近就业,用自己的产业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在街道党委、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制定了“五大项目助力脱贫”的思路。一是建设玉石加工项目。和新疆和田地区玉石开采加工企业合作,在村内建设玉石加工厂一处。目前,已购进玉石料百余吨,毛料价值近一千万元,已聘请外地工艺技师来场加工和指导带徒,安置10名贫困村民就业从事石料切割和半成品抛光,另计划安置有文化基础的贫困群众学习电商销售。预计能够解决十余户贫困户就业脱贫问题,并带动本村其他产业的发展。二是光伏示范项目。流转村外闲置土地,在扶贫资金15万元的基础上,第一书记所在单位市高级财经学校配套资金15万元,共30万元,建设光伏发电和温室大棚示范项目,既能增加集体和贫困户收入,又能起到较大的示范带动作用,每天发电量在120度左右,温室租金3000元左右,每年产生经济收入近五万元,25%为集体收入,其余用于贫困户分红或公共产业项目再投入。三是玉皇酒业项目。四川绵竹双剑酒业有限公司为答谢2008年汶川地震时齐树玲及玉皇庙村民对该厂的救灾帮助,四川绵竹双剑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启建计划投资一千六百多万元,在玉皇庙村合作建设配制分装酒厂一个,项目建成后,能解决本村和周边村30多名贫困人员就地就业,人均就业收入可在一万五千元元以上。四是野猪养殖厂项目。在酒厂项目北侧建设野猪养殖场一处,酒厂酒糟用于养猪饲料,存栏量二百余头,能就地安置贫困群众8名,并计划和农户签订代养协议,发动更多贫困户在家养殖,年底收购。由于野猪肉市场附加值较高,能明显增加贫困户收入。五是玉皇物业公司项目。根据小城镇建设发展趋势,利用村内闲置劳动力,成立玉皇物业公司,购置相应机械设备,为闫寺街道和嘉明工业园的企业和单位提供物业服务,可安置20多名群众就业。
目前,五个项目均已开始积极运作,对将产生的效果,齐树玲自信满满:“有这些项目做支撑,到2017年,我们全村将彻底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到2010年,全村群众将真正实现小康!”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