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记者 赵德高
“
丹阳立交桥全长2031米,长度大、高空作业、安全生产的不确定因素繁多。然而,凭着严格的监控与管理,建设者们已创下了安全生产近900天无伤亡事故的骄人记录。这些数据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菏泽已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中铁二十局一公司丹阳路立交桥项目部成员来自祖国四面八方,项目督导员刘登江却是一名山东大汉。
今年58岁的刘登江,自年轻当兵起就随部队搭桥铺路,足迹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听说公司要在山东菏泽开展丹阳立交桥项目,这位淄博的老乡显得特别兴奋。“几十年都在外面施工建设,现在回山东老家干活,心里自然感到特别亲切。”刘登江笑着说,刚到菏泽时,项目部的同事需要与当地居民交流,他充当起了“翻译”角色。
刘登江的工作是每月5日前向公司总部递交一份关于丹阳立交桥项目工程进度、项目部负责人是否违纪违法以及与地方关系相处情况等内容的督导报告。做这份工作,本可以在办公室就能完成,可是刘登江每天都会拿着一部照相机在施工现场转上几圈。随着工程的不断进展,刘登江拍摄的施工照片也越来越多。
“看着丹阳立交桥项目从开桩起步,承台、墩柱以及箱梁慢慢成型,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长大一样。”刘登江笑着说,“丹阳立交桥作为菏泽市的一项重点工程,确保工程质量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不能有质量问题。”
丹阳立交桥项目部与施工现场有一段距离,刘登江因为每天要去工地拍照,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已经骑坏了两辆自行车。
刘登江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和菏泽市民交流。“只有走进当地的居民,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对施工项目的看法。哪怕是他们的一句肯定,我心里都会温暖半天。”刘登江说,来菏泽近三年时间,他与项目周边的很多居民成了朋友,“因为一座桥,我与菏泽结缘。这座丹阳立交桥也许是自己在退休前督导的最后一项工程。”
丹阳路立交桥项目工程部部长党宝文,1985年出生,这位来自甘肃省的小伙到菏泽后每天任务就是盯靠在施工现场。他身上有股不怕吃苦,爱学习专研的劲头,时间一长大家就称呼他为“拼命三郎”。
党宝文的女儿刚出生没有几天,他就接到奔赴菏泽丹阳立交桥项目施工建设的任务。孩子稍微大点时,作为同事的妻子也来到了菏泽。“白天忙起来满脑子都是数据和图纸,晚上下班才想起孩子,每次往老家打一通电话与孩子交流后心情都很复杂。”党宝文说,孩子马上就要3岁了,为了在上学前能多陪一会孩子,今年5月份,他把老人和孩子都接到了菏泽,“我们全家人都搬到了菏泽生活,已经把菏泽当成了第二故乡。”
多少次披星戴月,多少次栉风沐雨……长期奋战在丹阳立交桥工地的建设者们,对大桥倾注了满腔热血,不知不觉中也把自己融进了这片生机勃发的土地。
保质保量向菏泽人交份完美作品
丹阳立交桥自开建以来就备受市民的关注,如何保质保量让工程按时交工,整个项目部也都卯足了劲全力施工。
在市丹阳路与振兴路交会处,丹阳立交桥项目指挥部的牌子就挂在一个铁皮屋外,项目部主要负责人以及住建局相关负责人每天都会在这间小铁屋内办公,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今年丹阳立交桥进入收官之年,为保证工期进度,带班领导、技术人员和安全防护人员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每天的工作完成什么程度,要干哪些活,与下道工序如何衔接,这些都细化到每个人身上,严格按照计划列表进行,确保月度、季度、年度按期完成。”丹阳路立交桥项目经理王忠诚告诉牡丹晚报记者,“虽然工期紧,对于工程质量我们不敢有丝毫放松,公司的金字招牌不能因为质量问题而抹黑。”
督导员刘登江介绍,对特种人员施工进行了培训,一些设备调运进入场地安装,砂石水泥和钢材的调研使用都花费了项目指挥的大量精力。“建立交桥不像盖房子,它是百年工程,对物料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刘登江说,建设施工用的砂石料来自肥城和平邑,“供料商选择不仅质量有保证,供应量也要有保障。每罐混泥土都要抽样检测,完成的桩基也要花费一些时间来检测是否达到相关的指标。”
丹阳立交桥虽然是钢铁之骨,混凝土之身,但是施工人员却要细心养护,给桥面冬天盖被子、夏天浇水洗澡,确保工程质量。
“丹阳立交桥工程是中铁二十局第一次挺进鲁西南的一个重要项目,无论如何都要把这第一炮打响,当然包括工程的质量问题。另外从市场经营角度来看,中铁二十局想占领鲁西南市场,就必须要拿出过硬的工程质量来赢得业主的认可。”刘登江说,“公司集中精兵强将来到丹阳立交桥项目,目的就是做出精品工程、让市民满意的工程。”
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是最大鼓舞
丹阳立交桥项目开工建设之时就在施工现场竖起了蓝色围挡,至今已有三年时间,虽然围挡给周边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但是大家还是非常理解。
“施工确实给出行来了一些不便,但丹阳立交桥建成后将带来更多便利,非常期待。”家住菏泽天华领秀城的孟女士表示,她非常支持丹阳立交桥的建设,“道路拥堵只是暂时的,毕竟离通车不远了。”
丹阳立交桥主桥转体经过几次调整后,提前到11月8日。对于项目工程进展如此顺利,刘登江认为,这得益于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否则名气再大的施工单位也会一筹莫展。“我们从开工以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市民阻挡施工的情况,也没有发生过一起丢失材料设备的情况。另外,地方部门与施工单位紧密配合解决了不少问题。”刘登江自豪地说,像这样的施工环境并不多见,感谢菏泽市民对项目的支持和理解。
丹阳立交桥作为一项民生工程,老百姓关心,领导关注,而建设者就像演员一样在丹阳立交桥这座舞台上尽情表演。丹阳立交桥建成后,当市民站在桥上看万家灯火的时候,依稀能回想起建设者们曾经在这里挥洒下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