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老宅子要拆迁了,街坊们搬离前再聚上一聚拍张“全家福”,定格邻里亲情

来源:齐鲁晚报 2017-03-03 10:41   https://www.yybnet.net/
杨立娥和王淑芹是老邻居,两人非常不舍。本报记者李岩松摄济阳街道龙行社区的杨家园片区,是老城区为数不多的平房区,也是今年的棚改项目之一。老少街坊在这里居住了几十年,马上要拆迁了,2月19日,他们聚在一起唠嗑、拍照、留电话,在憧憬新生活的同时,也想为几十载的平房生活留下点念想。

本报记者孔令茹

通讯员周硕秋

老宅即将拆迁

老人难舍姐妹情

在城区皇经阁街杨家园片区,拐进一条小胡同,沿着蜿蜒的小路再拐三道弯,便来到了杨立娥的家。一路走过来,胡同里不少人家早就搬走了,如今只剩四五家老住户及几家租房客。

71岁的杨立娥是杨家园的老居民了。出生时娘家就在皇经阁街,21岁结婚嫁到了胡同里面,用她的话说是“前街嫁到了后街”。

结婚后,她认识了后院比她大两岁的王淑芹,两家前后院,白天大门始终敞开着,没事就来回串个门。中午吃过饭,王淑芹就去杨立娥家听戏,两个人坐在沙发上,聊着家常听着戏曲,悠哉悠哉得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老姐俩认识51年了,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这老姐俩每天相处的时间比亲戚们还要多,感情自然也很深厚。去年,老姐俩得知下半年杨家园片区就要拆迁了,担心以后见面不方便,两位老人整宿都睡不着觉。

“生在这里,住在这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那么熟悉,真的要搬走还真舍不得,感觉和老邻居还有好多话没唠完。”杨立娥告诉齐鲁晚报记者,他们这个年纪的人都比较念旧,搬去新地方还要适应一阵子。

未来住上楼房

做饭不用烧地锅

“咱片区马上要拆迁了,安排居民们聚一聚。”2月19日,济阳街道龙行社区的网格员专程赶来,通知百货大楼宿舍和机床厂宿舍的居民。

李树岱是百货大楼宿舍的居民,在这个宿舍已经住了15年了。邻居们几乎都是百货大楼的职工,住的时间久了,邻里之间感情非常和睦。马上就要拆迁了,邻居们一起来参加社区组织的大聚会,聊聊十几年前的生活,再看看现在生活,幸福感满满的。

“认识了十几年,还真没像现在这样正式地坐下来拍张照。”李树岱说,几十家老少街坊或站或坐,对着镜头留下了一张全家福。他们打算每家每户都冲洗一张,让这份邻里亲情、城市记忆定格在此刻。

80岁的姜凤英就住在皇经阁街。眼看着附近的商户和住户都开始陆续搬离,她知道距离搬迁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刚开始时,杨家园这里全是耕地,地里种着豆子、菠菜、玉米,后来房子多了人也多了。”姜凤英说,时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她和邻居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马上要搬迁了,大家有不舍有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希冀。“我现在还在用地锅做饭,捡柴火、烧柴火都很麻烦,搬进楼房后,就能用天然气做饭啦!”王淑芹憧憬着搬进楼房后的便利生活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新闻推荐

■相关链接食药监总局喊话:无实体店不外卖

随着互联网与O2O模式的发展,在实体餐饮登陆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的同时,以“私厨”模式为卖点的互联网美食平台也日益火热起来,成为部分消费者的新宠。但新模式下,销售食品的安全问题依然备受争议...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老宅子要拆迁了,街坊们搬离前再聚上一聚拍张“全家福”,定格邻里亲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