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远古时候沅江流域泸溪境内有一处怪石嶙峋浊浪滔天的险滩,险滩下面有一条深不见底旋涡密布的黑龙潭,黑龙潭边上有一座依山傍水民风纯朴的苗族支系瓦乡人山寨。
一天,正在田间劳作的人们,忽然发现刚刚还是艳阳高照的晴好天气,突然一声惊天动地的炸雷过后,不知从何方飞来一块奇大无比、似龙非龙的乌云。刹那间昏天黑地,阴风阵阵,寒气逼人,整个山寨笼罩在黑暗和恐惧之中。
人们疑为不祥之物,特请来法师做法,以驱除魔鬼邪祟:敲锣打鼓,燃放爆竹,焚纸烧香,画符念咒,不但没有赶走乌云,反而乌云越积越厚,越聚越拢,龙头、龙身、龙尾、龙爪、龙鳞、龙角等逐一生长,龙的雏形日渐成熟完善。在一个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夜晚,积聚、酝酿日久的乌云伴随一道炫目的闪电,终于化作一条通体乌黑的孽龙,一头扎进了黑龙潭。
祸从天降,黎民遭殃。孽龙为非作歹,无恶不作,对百姓肆意攻击和蹂躏。它卷起沅江巨浪,挟裹泥沙石块,一次次抛向山寨上空,吊脚楼被掀翻,牲畜被卷走,甚至一些老人、小孩也被洪水无情吞噬。鸡犬相闻,人丁兴旺的山寨,顷刻之间成了残垣断壁尸横遍野的荒村、鬼村。
面对凶残狡诈变化无常的孽龙,彪悍的瓦乡人虽多次奋起反抗,但皆因力量悬殊最终以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失败。山寨头人不希望看到更多的流血牺牲,于是组织大家抬着供品来到黑龙潭烧香祈愿,请求孽龙远走高飞,高抬贵手放过山寨。冷血残暴的孽龙不仅无动于衷,反而怒目圆睁变本加厉,向山寨提出了无以复加的条件:每年农历7月15日,全寨百姓不论男女老少齐聚黑龙潭敬献“三牲”:猪30头、牛10头、羊100只,并燃烧篝火,泼洒水酒,敲锣打鼓,唱歌跳舞,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如果稍有怠慢,孽龙就会兴风作浪水淹山寨,并掳走童男童女一对。
在孽龙横征暴敛下,山寨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些人走投无路,趁着夜色悄悄溜出山寨讨饭逃荒,或卖儿卖女……
远在京城探亲的盘瓠与辛女,惊闻山寨里的瓦乡人遭受孽龙欺压,特派武艺高强的三儿子擒龙从京城赶回泸溪斩妖除魔,替瓦乡人报仇雪恨。擒龙接到命令,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到瓦乡人山寨后,稍作休整,便手持利斧率领山寨百姓来到黑龙潭找孽龙算账。一次次轻易击退人们的反抗,狂妄傲慢的孽龙根本不把擒龙放在眼里,任凭擒龙一声紧似一声地怒吼叫阵,它只顾潜藏潭底装聋作哑,贪吃供品,安睡大觉。
擒龙见孽龙迟迟不肯应战,于是搬起岸边一块重达千斤的巨石砸进黑龙潭。一股冲天水柱过后,一条乌漆麻黑油光水亮的孽龙怒气冲冲地腾空而起。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擒龙什么也不说,挥舞起雪亮的板斧,朝孽龙当头砍了下去。孽龙一招“恶龙摆尾”不但躲过了利斧,还差点把擒龙扫落深潭。擒龙急中生智,一个筋斗快速翻转,冲向高空,然后骑到孽龙身上,再次举起斧头欲腰斩孽龙。孽龙一招“恶龙探水”,一个迅猛俯冲,再次摔掉擒龙,潜入潭底……双方打斗5天5夜,从黑龙潭打到沅江险滩,又从沅江险滩打到山寨后面的高山上,智勇双全的擒龙终于将作恶多端的孽龙斩落黑龙潭。不幸的是,擒龙因为元气大伤,也命丧沅江,尸首一直朝下游漂去。
擒龙尸首经过下游一处湍急幽深的水域时,突然冒出一条长约3米通体漆黑的大鱼,疯狂游向擒龙。有人说黑鱼是孽龙的化身,顺流而下找擒龙报仇来了;也有人说黑鱼是沅江里生活的一种古老水怪,专食动物和人的尸体。受命于盘瓠守护沅江两岸河流、山林的鹰王为擒龙舍生取义的举动所钦佩和感动,誓死保卫擒龙尸首不被黑鱼染指和吞食。鹰王识破黑鱼阴谋诡计,连续击退黑鱼一次又一次进攻、反扑。双方势均力敌,仅凭武力难以完胜,鹰王决计智取。在与黑鱼的一次激烈交锋中,鹰王惨叫一声佯装落败飞向高空。正当黑鱼得意忘形伺机再次靠近擒龙尸首时,鹰王突然一个鹞子翻身,如离弦之箭从空中射向黑鱼。毫无防备的黑鱼还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一只眼珠被鹰王硬生生啄了出来,鲜血染红了江面。遭受重创的黑鱼只好丢下擒龙尸首,负痛逃窜。最终,擒龙的尸首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尽管黑鱼暂时被打败了,但它贼心不死,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再次回来图谋擒龙尸首。经过深思熟虑,鹰王日夜坚守在这片水域附近的山头上,严阵以待,每时每刻做好俯冲搏杀的准备。经年累月,寒暑易节,鹰王化成一座横卧沅江岸边的“石鹰山”。在石鹰山一头的悬崖峭壁上赫然突兀出一块巨形青石,喙似铜钩,刚劲锐利,形似鹰嘴,惟妙惟肖,故后人称之为“鹰嘴岩”。
从此,鹰嘴岩的传说在瓦乡人山寨,在沅江两岸广泛传颂。
□ 杨秀建
新闻推荐
在我国,每10秒钟就有1名心血管病人死亡,大部分的心脏猝死由冠心病造成。目前,冠心病的发病人数和住院人数已成为内科疾病的首位,并且年轻化倾向日趋严重。在此,专家提醒: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