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社论】退出“十大堵城” 上海靠的是“绣花精神”

来源:澎湃新闻 2019-07-31 18:21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由高德地图、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发布的《2019年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上海已不在中国十大拥堵城市之列(2018年排名为第8位)。第15位的排名说明,上海的道路通行环境确实有了明显改观。

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出行难,一直困扰着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错综复杂的道路状况、以千万计的人口规模,是城市必须面对的现实情况。而交通治理的症结,又往往在于那些“不好管、管不到”的细节之中。

首先,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就是令有关部门头疼的问题。为了抢单,尽快完成业绩,外卖、快递行业违法行为频发,不仅给骑手自身带来安全隐患,还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行人乱穿马路、不走斑马线等行为,更是城市交通中的顽疾。管理成本大、管理办法少,让不少城市对上述违法行为望而却步。

能不能管,管不管得好?有没有勇气和能力将管理难度最大的问题解决好,正是决定上海交通治理成败的关键。

上海交警推出外卖骑手“一人一车一证一码”、人员记分管理、推进“上海市快递外卖骑行安全监控平台”建设等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在外滩、国展中心等路口应用的国内首创行人过街提示系统,可以自动检测、提示警告闯红灯违法行为。

就在7月12日、13日,上海市公安局组织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第16次全市集中统一行动。16次,从一个简单的数字中,就能感受到城市管理者的不懈努力。

其次,智慧赋能的先进技术手段+持之以恒的付出,上海交通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此。上海交通大整治持续四年,高频次、高强度、不间断。从细节入手,不畏惧难点,“信号灯一秒一秒调整、交通组织一个一个路口改进”,这是上海交警的工作日常,更是“绣花精神”的形象体现。

2019年以来,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7%、13.2%、2.6%。将交通隐患消除于无形,让措施走在交通堵塞形成之前。

当然,精细化管理的要义还在于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松懈和倦怠,都是为上海“绣花精神”所不容的。须知,人多、车多、道路资源相对匮乏,仍然是上海交通不得不面对的困难现实。告别“堵城”固然可喜,但还未到庆功之时。

不久之前,一段上海高架车辆交错通行的视频曾刷爆朋友圈,“拉链式通行”得到无数网友的真心点赞:车水马龙,是上海交通面临的现实;交替通行,是上海市民交通素养的体现;清晰监控,则是上海交通精细化管理的证明。

既有霹雳手段,也有绣花功夫;既有高科技的加持,也有高素质市民的积极反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上海交通更有序、城市更安全的目标可期。

新闻推荐

暑假能不能跟孩子好好相处

“暑假来啦,我要好好玩一通!”孩子雀跃着憧憬着,父母却唉声叹气“寒暑假,是老母亲(老父亲)的噩梦啊!”与孩子天天朝夕相处,看不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社论】退出“十大堵城” 上海靠的是“绣花精神”)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