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戳破“注销校园贷”骗局 需要一双慧眼

来源:市场星报 2020-08-18 00:49   https://www.yybnet.net/

数据显示,“注销校园贷”骗局负面舆情信息最多。这种骗局主要指不法分子通过精准掌握受害人信息,以受害者有校园贷记录会影响个人征信为借口,在造成受害者恐慌后,假借注销校园贷记录之名,诱导受害者在众多网贷平台贷款,并将钱存入所谓的“安全账号”后便“销声匿迹”。(8月17日《法治日报》)

“注销校园贷账户”诈骗的易被骗人群具有一些特征:少数80后,90后居多;少数在校大学生,毕业生居多;多数有过校园贷记录或贷款平台注册记录,少数没有贷款但可能是由于个人信息被泄露。尤其是在疫情之下,更容易让此类人群上当受骗。

其实,这种诈骗方式早在去年初就已冒头。江苏、深圳等地警方对此均发布过预警信息。骗子声称可以帮人注销校园贷。很多人此前未接触过互联网贷款,却因为同一个理由被骗——害怕背上校园贷。而让受骗者感到恐惧的,还有信息泄漏,诈骗分子之所以可以轻易得手,关键在于在实施诈骗前,诈骗分子掌握了“目标群体”的个人信息。因此,网贷平台在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方面,难逃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虽然校园贷已经被取缔,但大学生盲目从网络平台上借钱、最终酿成恶果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以谎称注销“校园贷”为名实施诈骗的不法分子,主要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的心理,以校园贷记录影响个人征信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对此类以注销校园贷为由的诈骗,必须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合力进行整治。一方面,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风险意识,对于“注销校园贷”骗局的套路,学会仔细甄别真伪,如遇对方要求向其他账户转账汇款时,应提高警惕,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执法部门要下猛药、出重拳,时刻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对以注销“校园贷”为名诈骗,坚决予以遏制,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从根本上铲除“注销校园贷”骗局滋生蔓延的土壤。

新闻推荐

玳瑁:来自大海的馈赠

在古代,玳瑁是作为一种异域贡品来到中国,当然使用它的人并不知晓其确切来历,只晓得这种质地晶莹剔透、花纹清晰美丽的物品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戳破“注销校园贷”骗局 需要一双慧眼)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