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的亚洲杯半决赛:中国队点球淘汰伊朗队
6年后的中超第二轮:天津泰达1:1鲁能泰山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
6年前的亚洲杯半决赛:中国队点球淘汰伊朗队
6年后的中超第二轮:天津泰达1:1鲁能泰山
赛前——— 两人互不理睬
赛中——— 两人斗智斗勇
赛后——— 两人相互祝福
安塔尔在第44分钟远射击中天津后卫佐里奇弹射入网,佐里奇在终场前3分钟头球破门为主队扳平比分,鲁能泰山客场挑战天津泰达的比赛最终战成1:1。
津鲁之战,两队主教练的对话成为关注的焦点,皆因两位名帅以往有着一段恩怨故事。最终两人握手言和,在中超的第一次较量以平局收场。
说到伊万和阿里·汉之间的恩怨,这还要追溯到2004年在中国举行的亚洲杯赛上。半决赛由阿里·汉执教的中国队遭遇伊万执掌的伊朗队,两队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激战120分钟战成1:1,中国队通过点球大战以总比分5:4淘汰对手。两位名帅没有想到,六年之后,两人竟然在中超联赛上再次交手。对于1:1的结果,伊万感到惋惜,而阿里·汉却非常满意。
又一次最后时刻失误,放飞了近乎煮熟的鸭子。亚冠客战浦项制铁,终场前5分钟的点球没罚进,使球队失去了扳平比分的绝佳机会。主场再战浦项,则遭对手第85分钟绝杀。而这一回移师中超客场,一球领先天津泰达42分钟,到底还是在第87分钟被主队追成1:1。
接连放走亚冠和中超的果实之鸭,无非两大原因:一是鸭子未真正煮熟;二是快上桌的鸭子没看好。这两大原因,皆缘自一个词儿:保守。如果说,亚冠两战与浦项有实力之差,鲁能心存忌惮或许出于不得已,那么,对泰达的3分变成1分,伊万恐怕难以再为自己的保守辩护。
津鲁之役上半时,鲁能稳固后防的同时,进攻亦打得有声有色。尤其是王亮和周海滨搭档的右路,一再给泰达的左路防线施加压力,多次通过向中路的输送威胁主队球门。尽管泰达后场的密集防守非常到位,鲁能攻击群的最终一击总是踩不到点儿上,直到半场结束前才由安塔尔远射打破僵局,不过,场上的主动权显然在客队一边。只要下半时保持这种态势,继续对泰达施压,利用对方急于赶超比分的急躁心理和防区的前移加强反击,不仅可保城门不失,还有可能乘隙扩大比分奠定胜局。
遗憾的是,在延续上半时的主攻打法、力求尽快再进球巩固胜势和全线退守、死保一球之优这两条路之间,鲁能选择了后者。他们放弃中场缩小防区,试图在禁区前筑起以多防少的壁垒。然而,获得了喘息之机的泰达迅速卷土重来,对中场的有效控制,使阿里·汉的队伍得以腾出手来全力强攻,鲁能门前长时间风声鹤唳,丢球只是早晚的事情。虽然伊万到鲁能后重点打造防守体系,也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要在45分钟内保住1:0的最微弱优势,无疑还是超出了掌控范围。
伊万的两次换人,凸显了他的保守心态。比分领先,势必强攻的泰达难免后方空虚,正需要吕征这样的快马打对手的反击。吕征在场,泰达就不敢全线压上。而伊万偏偏用马龙把吕征替换下场,可谓自废武功,更帮主队解除了头号后顾之忧。伊万的第二个换人,是想用身强力壮的拉德对付频频助攻的佐里奇,动机不错,可惜一直被伊万摁在冷板凳上的拉德,乍一出场就要死磕状态热得发烫的佐里奇,跟不上后者的节奏几乎是必然的。这很像伊万要么不用邓卓翔,要么刚换他上场身子还没热就让他去罚点球。结果,恰恰是拉德对佐里奇的盯防失位,造成了鲁能收官阶段的丢球。
伊万到鲁能以来,在再造球队防线方面,表现出不俗的功力。四后卫的重新搭配和三后腰的独特思路,使鲁能的防守大有起色。只是,付出的代价是进攻的退步。四场亚冠鲁能仅入两球;中超首战连进四球则有一定水分,绿城若磨合稍好些,不会让鲁能如此轻松破门。此战泰达,那么多得分良机只把握住一次,还幸亏安塔尔的射门打到佐里奇身上折线骗过门将。
伊万的保守,从赛季之初便显露无遗。亚冠前两仗他不肯用班森,后两仗和中超两轮比赛又不肯用邓卓翔。与其说是担心这两位进攻好手不能融入球队,莫如说是对攻强守弱的队员缺乏信任。对浦项的第二回合最有说服力,崔鹏停赛,球队积分落后急需追赶,增强进攻乃势在必然,用邓卓翔堪称众望所归,岂料伊万宁愿让“第四后腰”夏宁宁首发,也不给邓卓翔哪怕一分钟时间。
亚冠基本被淘汰后,伊万把败因归咎于“运气不佳”,这不能说毫无道理,可在运气之外,还应该再加上一句:保守葬送好局。
新闻推荐
One叹息桥上附庸风雅英国虽不是最早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