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日介绍,截至16日青岛市医疗机构通过网络直报共报告167例红眼病病例,各区市均有零星发病,个别区市、学校出现聚集性病例,流行强度高于去年同期。
青岛市个别学校和托幼机构近日出现红眼病聚集性病例后,青岛市卫生防病暨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加强红眼病防控工作,遏制疫情。
通知要求,青岛各区(市)要按照属地管理,强化学校、幼托机构、游泳池、农民工聚集地、集贸市场、证券交易所、理发店和浴池等重点场所的疫病防控措施,学校、托幼机构、工厂和企业等单位要落实晨午检制度和健康检视制度。一旦发现眼睛红肿、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和分泌物多等症状者,要劝其及时就医,并居家隔离7天至10天。
同时,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治疗,可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对患眼滴眼药时,应偏向患侧,睡觉时亦应如此,以防分泌物流入健眼,受到传染。
相关链接
各年龄段均可染病应注意个人卫生
中国疾控中心17日发布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知识指出,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公众应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需注意保持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揉擦眼睛。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传染性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1969年首先在西非加纳暴发流行,1971年我国首次暴发流行。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均有多次地区性小规模流行。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发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存在病毒。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潜伏期短。一般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发病,双眼可同时起病或先后起病。刺激症状重。患者迅速出现异物感,眼磨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多发于夏秋季,自然病程短,无特殊治疗药物、极个别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应做到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单用,洗脸最好用流水。患者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患者后用75%乙醇消毒双手。疾病流行期间,医院需要设专台门诊,避免交叉感染。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预防眼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应进行隔离,尤其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患者的洗漱用品应消毒,禁止进入公共浴池及游泳场。发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应及时向主管卫生、防疫部门作传染病报告。
新闻推荐
一直在足坛反黑第一线的著名足球评论员李承鹏18日在接受上海五星体育广播采访时再次爆料:谢亚龙任期内的女足选帅肯定有猫腻,另外国足在南非世界杯预选赛20强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