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日本岩手县宫古市,儿童在曾是家园的废墟中祈祷。当天是日本311大地震一月祭。4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发生一个月后,灾区的清理和重建工作全面展开,但福岛核电站形势依然严峻。地震、海啸使日本经济遭受短期顿挫,而核辐射、电力短缺等问题长期化,将是妨碍日本震后经济复苏的更大麻烦。
直接损失最多可达25万亿日元地震、海啸和次生灾害给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日本警察厅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11日上午,已确认死亡13116人,失踪14377人,住宅全毁48747户,避难人数超过15万。至今,灾区仍有超过300万户停电,15万户断水。
日本内阁府上月底发布的损失测算显示,仅道路、港口、上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和企业设备的直接
损失,最多可达25万亿日元(约合
2945亿美元),远超1995年阪神大
地震时的10万亿日元(约合1178
亿美元)损失。日本损害保险协会估计,最终保险理赔请求可能达到
50万件,总额超过1万亿日元(约
合118亿美元),是阪神大地震保险理赔金额的10倍以上。
“拉闸限电”成家常便饭
电力不足,更是日本企业的心头大患。日本政府8日决定,为应对夏季电力供应的巨大缺口,将对企业等用电大户实行“限电令”。根据“限电令”,7月至9月用电高峰季,大企业等用电大户用电量必须减少25%,否则将受行政处罚。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估算,以关东和东北地区为主,今年日本全国供电能力最多将下滑4.%,供电缺口造成的经济损失约 为3.9万亿日元。其中,矿业、有色金属、服务、零售批发、电子器械等行业受损尤其突出。
近期日元持续走低,也给企业生产和出口带来不确定性。震后,在投机资金炒作下,日元对美元汇率3月17日一度创下1比76.25的二战以后最高记录,但在七国集团宣布联手干预后,日元开始走低。有“日元先生”之称的青山大学教授榊原英资说,如果海外资金持续流出,几个月内日元对美元汇率可能降低至1比90。
日元走低使企业雪上加霜
日元走低,原本有利于企业出口,但受地震和电力短缺影响,企业产能受限,出口增量有限,而原料和能源等进口成本上升,反而使企业雪上加霜。
生产恢复不易,占日本经济六成左右的消费也不乐观。震后,民众普遍消费意愿低迷,出于对未来就业和收入前景的担心,消费信心出现恶化迹象。
日本的农林渔牧业则受到海啸和核辐射双重打击。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东部沿海的青森、岩手、福岛、宫城、茨城、千叶六县,遭海水淹过的农田达2.36万公顷,其中,宫城被淹农田占全县农田面积的11%。农业专家指出,海水淹过的农田恢复耕种至少需要一年以上。占日本渔业产值四分之一的六县渔业也遭重挫。仅岩手、宫城两县,就有250个渔港遭毁灭性打击,2.25万艘渔船大部分受损。农林水产省估算,仅渔业直接经济损失就
达1800亿日元(约合21亿美元)。
旅游观光业也备受打击
旅游观光业也备受打击。东京入境管理局数据显示,3月11日至31日,由成田机场入境的外国人只有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
大阪入境管理局的数据也显示,3月18日以来,大阪日均入境外国人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
虽然已到赏樱季节,但富士山脚下的箱根、东京浅草等景点,秋叶原、银座等购物街上,如今外国游客寥寥可数。地处关西的京都游客也比往年少了80%至
90%。
国内旅游业也陷入低迷。日本最大旅行社JTB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日本国内旅游预约合同同比减少三成。东京帝国饭店的入住率从80%下滑至40%。
灾民丧失工作流离失所
今后一段时期,灾区为中心的就业形势恐将吃紧。数据显示,重灾区岩手、宫城、福岛三县沿海地区就业人口约84万,占三县全部就业人数的30%。震后,许多灾民丧失工作,流离失所。到3月底,三县劳动部门已受理1.5万件就业咨询。在关东地区和东海地区,一些企业因开工不足,开始解雇非正式员工。许多内定今春就业的大学生也被告知取消内定。
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11日在央行会议上重申,以生产为中心,当前日本国内景气受到沉重“下行”压力。
由此来看,日本经济复苏前途将面临严峻挑战。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