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黎6月24日电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24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顺利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中国保持了世界文化遗产连续9年申报成功的良好势头。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增至41处,位居世界第三。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称,西湖成功申遗进一步丰富了世界遗产的类型和价值,为集合人类最珍贵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世界遗产宝库增添了一份东方文化美的神韵。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总面积为3322.88公顷,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该景观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10个多世纪的持续演变中日臻完善,成为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舒适应强)
新华社杭州6月25日电24日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传来消息,“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之一。与这些湖泊类文化遗产相比,西湖文化景观显示出独一无二的“东方文化名湖”的特征。
“申遗的目的是保护西湖、造福后代,让西湖再活一个2000年。保护西湖始终是西湖的永恒主题,杭州将以西湖成功申遗为新的起点。”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西湖申遗领导小组组长王国平说。
与西湖同时接受审议的中国项目原本还有黑龙江五大连池风景区,但由于五大连池在最后时刻选择退出,西湖成为了本届世遗大会上唯一最后冲刺的中国项目,并最终通过了大会审议。
主持西湖申遗文本编制工作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看来,西湖成功申遗并无太大悬念,参与评审的内容分布在西湖及其周边群山大约4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可谓是从西湖景区“优中选优”。
杭州市政府承诺,申遗成功后的西湖将坚持“六个不”,为民族和人类保管好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作为中国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不收门票的5A级景区,“还湖于民”、免费开放的目标不改变,严格保护好土地资源,绝对不搞经营性出让,坚决制止房地产开发项目,同时对各类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严格保护,等等。
■娱言
别把申遗当“生意”
西湖申遗成功,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增至41个,位列世界第三,令人兴奋。但是,一片欢呼中,人们的担忧挥之不去:一些地方的申遗往往被念成了一本“生意经”,最后成了旅游业的添加剂、房地产的膨大剂和地方经济的兴奋剂。
在巴黎第三十五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坦言,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商业化、大量不和谐的建筑出现在缓冲区,是中国许多世界遗产地的通病。不扭转开发在先、保护在后的错误思想,中国的申遗道路将越走越艰难。
重商业轻文物,先开发后保护,甚至一边申遗一边仍在破坏,我国有太多的前车之鉴。远的不说,西湖申遗长跑十多年,审查历经艰难,原因就在于西湖很多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遗存在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发展中破坏殆尽,提交给世遗评委会的时候,西湖其实已经被城市化包围侵蚀得相当严重。
申遗成功之后,有的世界遗产地也仍然抑制不住把申遗当成生意来经营的冲动。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在申遗成功后,旅游收入呈现了几何级增加,但是游客的蜂拥而至带来了新的保护难题。更有甚者,有的世界遗产地山崖上修了观光电梯;有的世界遗产地,电影摄制组进驻后遗弃无数生活垃圾。申遗的本意是为了更好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但在这些地方却成了新一轮破坏的开始。
还有人预言,西湖申遗将直接导致杭州房价再次飙升,因为申遗很容易成为房地产的膨大剂。杭州曾经是中国的“地王之王”,西湖申遗成功之后,杭州土地更是从黄金级上升为钻石级,在更为巨大的卖地收益面前,如何坚持保护为先,开发为末,如何避免与西湖为伴的居民最后不得不因为房价高企而远离西湖,都是摆在遗产管理者面前的更大难题。
西湖的核心审美内涵就是“天人合一”。让“天人合一”的东方美真正成为公众的现实家园和精神家园,必须少一点经济发展的兴奋剂,多一点反思和检讨的镇定剂。无论对于“游人不舍杭州去,一半勾留为此湖”的西湖,还是对于我国现有的全部41处世界文化遗产,申遗与其说是一种成功,不如说是一种责任;与其说是一次发展机遇,不如当成一次检讨机会,检讨一下过去走了多少弯路,将来怎样保护得更好。新华社杭州6月25日电
新闻推荐
温家宝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举行会谈时指出, 双方应紧密携手应对挑战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举行会谈。温家宝说,中日即将迎来邦交正常化40周年,40年来,中日关系有了很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