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两种时间都有存在的必要性,1972年开始,全世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同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又提出了一种协调世界时(UTC)的概念,即当世界时与原子时相差累计到接近1秒时,世界时就闰(增加或减少)1秒,而协调世界时的秒长严格设定为与原子时的秒长相等。
所以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间都是协调世界时。协调世界时既考虑了日常生活的感受和方便,也考虑了计时系统的严格性,是一种兼顾多方需求的时间计量系统。
如果某一年需要闰秒了,那么闰秒的时机不是随便确定的,而是尽量考虑 社会生活的方便,选择当年的12月31日或6月30日的最后一秒,平均下来大约每18个月进行1次。上次闰秒的时间是在2009年1月1日的0时0分0秒(即2008年12月31日的最后一秒)。到目前,世界时和原子时已经相差34秒,也就是世界时比原子时慢了34秒。
因为世界时的不均匀,于是很多机构一直希望只用原子时而不用世界时。
前段时间,全球50多名研究人员就聚集在伦敦探讨,该不该重新定义“协调世界时”,不再继续“闰秒”。
这一提议不仅出于现实考虑,也和两个国家的时间标准之争有关,这就是 英国和法国。
我们知道,格林尼治天文台是位于英国伦敦的,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时间基准的象征,这对英国人来说是巨大的荣誉,如果取消世界时,那么格林尼治天文台在时间上的荣誉地位就黯然失色了。
而对法国来说,因为国际标准计量局就在他们的首都巴黎,一旦确立以原子时为国际标准时间,那么以后全世界的时间就将以这里发布的时间为唯一标准,虽然说国际标准计量局是个国际机构,但对法国人来说还是很自豪的,所以某些法国人极力赞成取消世界时。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