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慕课”MOOC悄然来袭

来源:兰州日报 2014-02-20 18:03   https://www.yybnet.net/

复旦大学首门“慕课”课程《大数据与信息传播》4月1日将正式上线。课程由复旦新闻学院程士安教授执鞭,剖析大数据时代“人”、“媒体”与“信息”的独特关系和基本规律。课程面向复旦学生开放,实体课堂讨论的情况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视频反馈给社会,网络平台上的争鸣也能及时回传课堂,实现在线课程与实体课堂“同步”互动。

免费聆听世界最顶尖的大学教授和各大名师上课,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做同学,听上去心动吗?只要保证网路畅通,你也能做到!

2012年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相继宣布加入世界最大在线课程网络教育联盟"MOOC"(中文译音“慕课”),为学校教育的改革吹响了新的号角。

那么,“慕课”能否在国内教育界引发教育和学习变革的“海啸”和“飓风”呢?

北大清华复旦相继加入

“慕课”联盟

提起在线学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网易云课堂、IC云课堂等,早已经风靡于网络学习圈,用户不仅可以在线学习海量、优质的课程,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程度,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进度。

所谓“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英语简称,其中,"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一门课听课者动辄上万人,多则十几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为导向,不分国籍,只需邮箱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即网上学习。与名校视频公开课只提供课程资源不同,“慕课”实现了教学课程的全程参与。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者可以完成上课、分享观点、做作业、参加考试、得到分数、拿到证书的全过程。

“慕课”真正的井喷始于2011年秋。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同时注册了斯坦福大学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课,不久后,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创立Coursera在线免费课程,2012年4月上线,4个月后学生数量便突破100万,一年不到突破了234万,后来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密歇根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62所知名大学加入合作共建在线免费课程;2012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宣布整合两校师资,联手实施edX网络在线教学计划,第一门课《电子和电路》即有12万名学生注册;2012年秋,第一批课程的学生人数已突破37万,已有全球上百家知名高校申请加入。

由此,2012年被纽约时报命名为“慕课元年”,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Coursera、edX、udacity并称为“慕课”的“三巨头”,前两个均已进入中国。而单看Coursera一个平台,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就吸引了全球80多所成员高校或机构加盟,共享386门课程,注册学生超过400万。

更值得关注的是,去年2月,Coursera宣布其5门课程已进入美国教育理事会学分推荐计划,学生选修的学分可获大学承认。“慕课”进入正规高等教育体系的通道由此开启。

得益于20多年的网络教育实践,“慕课”很快形成较为稳定实用的基本教学模式。比如视频教学录像通常为片断,约8至12分钟,其间穿插小测试,适应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还会通过论坛投票对问题排序,让教师只重点回答大家都关心的问题;鼓励同学互教互学,通过互助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等。

拆掉大学“围墙”教育资源不再有时空限制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亲自进行了“微课程”实践。他从半导体物理课中拿出一个章节,进行“混合式的教学变革”——将“慕课”和传统课堂教育两相结合。在课堂上,他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课下自己看视频,然后在课上分小班交流讨论,学生感觉非常不错:一方面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尽管需要师生花更多的时间,但是收获非常明显。陆昉认为。”

慕课“带来的教育改革和新教学模式的思考,远远比加入”慕课“要重要得多。复旦希望借由加入Coursera这一契机,改变复旦的教课方式。

如果说“云课堂”打破了教室的“围墙”,而“慕课”则打破了学校的“围墙”,让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有时间和空间限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传播到各个角落,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选择更好的资源,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学校提供的教学条件。而有报道表示,国外一些公司已经开始考虑招聘时是否承认“慕课”三大供应商的课程证书,这就意味着,也许未来学生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习拿到证书就可以找到工作,而不一定非要拥有名牌大学的学位和学历证书。

那么,未来在线课堂,能否取代传统的大学课堂呢?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表示,“慕课”拆掉了大学的围墙,教育者必须重新思考并重塑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履行大学服务社会这一重要职能。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表示,“慕课”现阶段还不可能取代传统的高等教育,毕竟校园生活的经历、校园文化的熏陶都是在线课程难以替代的,以“慕课”冲击为契机,加快大学教学、管理的根本变革,实现两者的融合才是更好的姿态。□据《北京日报》张超/文

新闻推荐

朝韩离散家属3年多来首团聚

2月20日,在朝鲜金刚山,来自韩国的金成润(右)与在朝鲜的妹妹相见。当日下午,参加韩朝离散家属团聚活动的韩方离散家属及其陪同者在朝鲜金刚山会见在朝方的亲属。2月5日,韩朝代表商定于20日至25日在朝鲜...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慕课”MOOC悄然来袭)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