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量来自中国的旧硬币,德国人将疑问转给了中国。这门生意在中国可追溯到20年前,章世文1994年开始做硬币生意,他发现可将捡来的旧外币兑回新币。警方发现时,他们已经形成了清洗、分类、兑换、入账一整套流程。
洋垃圾里的外国硬币
林祥斌的家就在这里,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新桥镇田际村。即使已过去2年半,许多村民依然记得发生在林家的“大场面”。2011年12月26日早晨6点多,早起的村民发现林家被大批警察包围,林祥斌夫妇被带走。虽然“很少跟大家接触”,但“他们一家都挺老实的”。后来村民们才得知,从林祥斌家里搜出的东西,是数十吨外国硬币。
林祥斌的妹夫李启国也被警察带走,同样有大量硬币被查扣。后来的起诉书显示,他们与合伙人章世文涉嫌“从洋垃圾中分拣出大量外国硬币并进行非法加工、买卖,非法获利1.3亿余元”。
2014年5月14日,林祥斌的名字再次出现在报端。路桥区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被告人李启国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600万元;判处林祥斌有期徒刑八年零九个月,并处罚金500万元;判处章世文有期徒刑七年零九个月,并处罚金200万元。
空姐的行李箱
田际村村民看到的那场搜捕背后,是一个令中德两国调查人员都颇为新奇的跨国大案。2010年初的一天,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的海关工作人员偶然注意到,一位汉莎航空空姐拖着行李箱,显得十分吃力。
海关人员要求她开箱检查,发现里面全部是1或2欧元的硬币,有的内芯和外环分离——这种状态一般表示,硬币已作废。(德国之前处理作废硬币的方式曾包括将1欧元和2欧元的外环和内芯分开,近几年改用特制机器碾压)面对海关的询问,这名空姐称自己不过是帮一个中国朋友将硬币带到德国兑换。
德国联邦银行是目前欧洲惟一 一家免费全额兑换破损欧元硬币的银行。现已退出流通的德国马克硬币,也还能在该银行进行兑换。
警方发现,兑换者在硬币来源一栏,都注明购自中国的各种钱币市场,并称由于德国每年向中国出口大量可回收垃圾、报废汽车和废旧衣物,因此可找到大量硬币。调查人员怀疑有人蓄意利用作废的欧元硬币废料,经压制后伪造欧元硬币,随即对兑换者监听。一男子在与中国方面通话时,表示自己需要“725个德国1欧元硬币的外圈、300个意大利1欧元硬币的内芯”……德国转来大案
德国人将自己未解决的疑问转给了中国。林祥斌家正是其中涉案金额最大的一个。林祥斌的家乡台州市的海门港,是海关总署列出的固体废物进口指定口岸之一。
2003年,林发现收购来的废旧金属中常常会夹杂一些国外硬币,于是他也开始从自己收购的货里挑出硬币,或者到更大的港口收购。
刚开始,他转卖的硬币量并不大,直到李启国认识了余姚人章世文。1994年,章世文在日本做废旧塑料生意时,发现可以将捡来的旧硬币按照1:1的比例兑换成新硬币。2003年,他以1.1元人民币兑1马克的价格买了700公斤德国马克硬币。当时外汇市场上,1马克能兑换超过4元人民币。
“特意买了本欧元图册”
林祥斌专注于加工,加工地点就在林家。
林妻回忆,采购来的硬币“有的只剩半个,有的上面还有洞,有的扭曲在一起”。他们请了几个小工帮忙清洗、分拣。之后,就是更为复杂的“加工”程序,主要由林祥斌自己负责。通常的加工步骤是:先将硬币倒入水泥搅拌机中用清洗液洗干净,然后把品相较好的挑出来按币种分类,残缺、(损实在太厉害的,就当废铜铁卖。挑出品相较好的硬币后,将其中不平整的用榔头一个个敲平。
林祥斌在供述中提到。废旧欧元硬币常有很多分离的外环和内芯,还有的在大批量清洗过程中内外环被分离。“有些外环是好的,有的内芯是好的,就把这些重新组合。”林祥斌称。
而李启国在佛山也采取同样的步骤。不同国家制造的欧元图样往往不同。刚开始,林祥斌不知道什么样的图案该拼在一起,还特意去新华书店买了本欧元图册。不过,由于硬币数量过多,拼错的情况仍然时常发生。
出关和兑换环节则由章世文负责。根据其后来的供述,有时以废碎金属名义,有时按海关规定的废硬币名义,关税按重量算。在此之前,章世文已经在塞舌尔等地注册了多家公司,报关时收货人写外国相应的兑换银行,兑换人则以他设在国外的公司名义,找居住在当地的人合作。兑得大面额纸币后,他把这些钱存到自己开设的公司里。浙江有很多人做五金生意,需要大量外币,而在银行不容易换到这么多,章就用这些钱代付外币。 (摘自《看天下》)
新闻推荐
新华社平壤5月4日电据朝中社4日报道,3名日本人因涉嫌毒品和伪造货币被朝鲜有关部门扣留,其中1人已被驱逐出境,另外2人正在接受司法处理。报道说,这3名日本人是今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