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孩子都这么大了”,快节奏生活下,孩子的快速成长让不少父母发出感慨,伴随而来的很多身心问题也经常让他们措手不及。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懂得观察孩子言行,学着做“知心父母”,尤其要注重6个教育理念。
心理问题滞后反应
“我们小时候都没人管,现在不都挺好?”这是我们听过最多的话,可当孩子真遇到问题,可能已经晚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这些病不是在确诊前一周里罹患,一旦确诊,也不可能短时间治好。孩子心理问题也一样,前面不做工作,事后很难扭转。因此,孩子成长中家长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心理养育越早开始越好。
孩子的问题大人造就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要先考虑自己在哪些问题上能调整。很多教育问题看似在孩子身上,但根在大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应讲究“同进步”,学会跟孩子一起成长,改正错误。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父母爱孩子,大多体现在物质上,买名牌、报私教、国外游……但这些都抵不过“心理抚养”。心理学里有一个试验叫做“感觉剥夺试验”,说的是把试验对象囚禁在一个房间里,然后满足他所有物质需求,但禁止他交流,也不给他阅读权,结果没有一个人挺过一周,出来后纷纷表示快要疯了。这说明,当人被剥夺“感觉”之后,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所以,心理抚养最重要的就是要给予孩子情感,要给他感觉,不要只靠丰富物质生活。
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心理抚养和人性教育是互通的,有一些犯罪案例,常常听到大家评论某些犯罪人员毫无人性,其实这些人大多是没有家庭生活的。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高校投毒杀人事件,罪犯智商很高,却缺乏人性。这说明有些家长在教育问题上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而不重视人性的培养。
性格才决定孩子的命运
这是一个全世界都公认的观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坚韧的性格,助他日后走向社会成为一个有规矩的人。这些性格品质是生存、为人处世、赢得机遇的基石。
保护孩子的前提是尊重
很多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就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爱你没商量”,但不商量其实就是不尊重。“尊重”不只是说话要有礼貌,而是孩子在成长中要拥有一些必需的权利。孩子成长过程中,要让他们有自我选择的权利,而不是一味地命令他们。比如当孩子不愿意练琴时,就告诉他:“现在有2个小时自由时间,如果你尽快把曲子练完,就能下楼玩久一些,如果磨磨蹭蹭,玩耍时间就会少了,你可以自己选择。”
孩子有情绪出去跑一圈
不良情绪很伤身,尤其是对处在身心快速发育期的孩子,处理不当,很容易让他们养成偏执、易怒甚至抑郁性格。当孩子遇到不开心,怎么办才好?美国著名育儿专家肯尼思·金斯伯格博士给出一个好方法——“跑出去”,值得借鉴。
“跑出去”是一种运动方法,通过跑步使汗液充分排出,酸性物质的代谢能起到宣泄作用。找个安静、安全的地方快速运动冲刺一番,然后停下来做几次深呼吸,身心可得到极大放松,便于冷静下来重新考虑问题,之前的怒气也会烟消云散。
事实上,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跟年龄关系很大,爱发脾气有生理、心理两方面原因。如7岁孩子思维和自控能力的发育只完成了70%,另外30%要在8~17岁才能逐渐完成。情绪管理能力如果用公式表达,应该是:情绪管理能力=生命时长+个人经历+反思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心理学认为,目前怒气宣泄的手段主要有狂暴行为、倾诉和哭泣三种,对于用声嘶力竭的咆哮、尖叫等方式泄火,只会增加攻击性;哭泣会让人情绪更悲伤,长期靠这种方式减压消火,容易养成“抑郁性格”,这些都不是成长期孩子发泄坏情绪的最好方法。
因此,孩子若遇到不开心时,家长应学会正确的处理方法,帮孩子正确甩掉坏情绪。首先,不可不理不睬,更不要责备孩子,而应学会倾听,让孩子把想说的话倾诉出来。其次,鼓励孩子通过“跑步”运动的方式把坏情绪宣泄出来。最后,针对引发“情绪地震”的起因事件,和孩子一起分析商量解决方案,一是能安抚孩子心灵,二是能减少挫败感。
孩子光脚跑有益健康
无论是八九个月的婴儿还是两三岁的儿童,只要有机会,就会不自觉地脱掉鞋子,光着脚丫子玩耍,但是父母却很担心,怕孩子脚部受寒而生病。家长的担心有道理吗?孩子光脚对健康有利还是有弊?
孩子光脚对健康有好处。人的脚部有很多穴位,光脚走路,等于在进行穴位按摩,对健康是有好处的。比如印度、斯里兰卡的大人和小孩,就经常在石子路上走或跑。人体的十二经脉中有6条阳经和6条阴经,阴经起源于足下。孩子光脚在地板、沙土、草地上跑,可刺激脚底经络,有助于感官发育。此外,经常光脚跑也有利于孩子的脚部发育。
但是需注意,孩子光脚时,需要注意环境的温度和安全性。只要所处环境温度不是太低,地上没有容易伤脚的异物,完全可以让孩子光脚,不用担心脚底受寒。
宝宝手脚温暖便可光脚。不要低估孩子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当地面较凉时,孩子自己也不愿意光脚。如果家长不放心,可以摸摸孩子的手脚,如果不凉,且孩子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就可以让其光脚。孩子没那么娇气,过去的小孩子经常光着脚在泥土里玩耍,也照样健康成长。
当然,对于部分体弱或身体不适(腹泻或感冒)的宝宝,最好不要光脚,家长可以给孩子穿上薄一点的棉袜,加强保暖。
近年来,在国外的一些幼儿园或中小学里,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光着双脚进行各种活动,如慢跑等,这就是正在兴起的幼儿“赤足热”,它被称为“赤足教育”。
“赤足”已成为一门正式的课程,登上了日本国立学校的大雅之堂。日本的一些教育专家认为,让孩子的双脚裸露在阳光和空气中,无拘无束地走路,能促进脚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可以增强食欲,提高身体抗病和耐寒的能力,所以很多家长都鼓励孩子接受“赤足教育”。
据人民网
新闻推荐
智利等南美国家7月2日将迎来日全食。智利一所盲校的学生25日提前用耳朵体验了一次模拟日全食。美联社报道,借助一种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