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浩
12月22日,“水暖金沙”西区阳光亲水系列活动将拉开帷幕;12月29日,盐边县二滩至格萨拉全国山地徒步大会将正式启动……作为“2011攀枝花欢乐阳光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方特色鲜明的节庆活动对于发掘和推广攀枝花本土文化,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近年来,攀枝花在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节庆活动的同时,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通过遍地开花的群众文化活动,夯实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走出了一条自下而上的特色文化之路。
办文化活动:
群众认可,就有了“主角”
12月9日,“2011攀枝花欢乐阳光节”正式开幕,也拉开了攀枝花今冬明春“欢乐阳光之旅”的序幕。“欢乐阳光节”可以说是攀枝花近年来结合文化和旅游产业,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和特色文化,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节庆活动的典型代表。
去冬今春,首届“攀枝花欢乐阳光节”一经举办就引起轰动,不仅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还受到了全国各地游客的欢迎,并荣膺“2011年度中国十大品牌节庆”,取得了巨大成功。
正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极高,原计划两年举办一届的“攀枝花欢乐阳光节”今年继续举办,在丰富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本土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劲。
政府搭台,大力开展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节庆活动,是攀枝花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植根广大人民群众的一个缩影。过去几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同时,攀枝花针对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抢抓机遇,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超前和务实的文化自觉,推动攀枝花文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文化产业振兴初步实现,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增强,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
建文化场所:
走近百姓,就有了生机
米易县城激情广场,每天晚上,这里都是一片载歌载舞的欢乐景象。音乐时而动感时而委婉,广场上群众舞姿翩翩,会让初来乍到者以为这里在排练什么节目。其实,这只是居民自发组织的活动而已。充满激情的“迷昜锅庄”是每个米易人都会跳的舞蹈。
米易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并不是个例,如今的攀枝花,类似的活动各县区都有,甚至连乡镇村组都有这样的活动场所。
曾经,“先生产,后生活”是攀枝花人的观念,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因此一度滞后。但是近几年来,攀枝花先后投入资金近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到全部城市社区和行政村的“基层全覆盖”,文化阵地设施设备、公共图书馆(室)、文化机构与队伍、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免费开放、公共文化业务培训、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益性电影放映九个方面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形成了独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攀枝花模式”。
以“农家书屋”为例,352家“农家书屋”覆盖了全市每个行政村,并以大学生村干部和社区干部为主体,选聘了全部社区和村的484名文体辅导员,组成了基层文化服务的专业队伍。正是有了这些投入和付出,攀枝花“农家书屋”建设有声有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好评。仁和区立新村“农家书屋”去年被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是四川省唯一受到表彰的“农家书屋”。
把文化活动场所建在老百姓的身边,攀枝花把“文化下乡”变成了“文化在乡”,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村地区文体活动开展难、看书难、看电影电视难、看戏难等问题,让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搞文化产业:
群众参与,就有了生根的土壤
12月15日,苴却砚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授牌仪式在攀枝花举行,苴却砚由此成为全国第二个、全省首个以工艺品成功申报国家地标的产品。
截至目前,攀枝花市从事苴却石开发的企业有60余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年产值达8000余万元。
近年来,攀枝花把苴却石产品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来打造,以发展苴却砚产业为抓手,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改革。2009年,仁和区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命名为“中国苴却砚之乡”;随后,仁和区苴却砚文化产业园区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全省十大文化产业基地之一;此次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将更有利于苴却砚这张攀枝花城市文化名片的打造。
同时,攀枝花还拥有米易县新山傈僳族约德节、东区阿署达红彝打跳舞、平地迤沙拉谈经古乐等多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是攀枝花珍贵的文化遗产。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在城市文化建设的道路上,攀枝花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以文化惠民为目的,抓住了城市文化发展的“根”;以开展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节庆活动为平台,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搭建起了城市文化发展的“舞台”;不断发掘和推广以苴却砚文化等为代表的精品文化,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下一步,攀枝花将坚持把群众广泛受益放到群众文化工作的首位,通过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完善文化事业发展投入机制等方式,努力开创攀枝花文化改革发展新局面:形成一批有影响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项目;推动文化重点工程设施建设,各县(区)在2015年前建成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推动文学艺术创作全面繁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力争“十二五”末全市文化产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15%以上。
新闻推荐
托起攀枝花新能源开发的“金太阳” ——云南君晟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金太阳示范工程”推进记
引言:“金太阳示范工程”是我国2009年开始实施的支持国内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项政策。“金太阳示范工程”是继我国出台对光电建筑补贴政策之后的又一重大...
米易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米易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