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6月8日柴发桃正在给村民发钱。□本报记者 周翼 文/图
“张远辛,8400元!”“李红,7900元!”“时永亮,4100元!”……6月8日上午,米易县麻陇彝族乡中心村党支部办公室里,团支部书记柴发桃正在给村民发钱,从21元至8000多元不等,312户村民有序地依次在登记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将期待已久的钱拿到了手。
“本以为今年的油桃要烂在树上了,没想到还能卖出去变成钱。”时永亮拿到钱后激动地说。
油桃滞销 村民急得团团转
今年5月,因气候原因,麻陇彝族乡中心村3000余亩油桃推迟了四五天成熟。没想到就是这四五天的时间,却给中心村的油桃种植户带来了大麻烦。
5月10日,一批外地水果客商来到中心村收购油桃,却以油桃已经大量上市为由,将价格压到每斤最低4角钱。按照这个价格,种植户不但赚不到钱,而且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本来和中心村签有协议的一些水果商,也因为市场原因不愿意收购。
无奈之下,村民只能将已经成熟的果子留在树上,3000亩油桃中三分之二以上形成滞销。
到5月底,不少油桃开始从树上落下,眼看着辛苦栽种的油桃烂在了地里,村民们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那几天看着油桃开始烂在地里,真是急得整晚睡不着觉。”时永亮回忆那几天的情况时,仍心有余悸,“当时就想着要是价格再提不起来,也不能让果子烂掉。”
和他有着同样想法的村民,按照4角钱一斤的价格卖掉了一部分,但拿到手的钱却没能让他们高兴起来,“那感觉就像是割自己的肉一样。”
除了中心村,麻陇乡新田村、照壁村等地也存在油桃滞销的问题。安桂莲是新田村3组村民,作为村里的贫困户,一家人就靠着几亩油桃维持生计,“要是油桃卖不出去,我们一家人今年可怎么办哦!”
了解情况 政府出面找销路
“前段时间,有个村民找到我们,说他们家的油桃烂在地里,卖不出去,着急得在办公室哭。其实那时候我们已经了解了情况,正在积极为他们想办法。”麻陇乡党委书记任廷贵告诉记者。
去年,麻陇乡的油桃售价普遍在每斤1.7元至2.4元之间,油桃给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可是,今年最好的油桃也卖不到1元钱一斤,还有不少油桃落在地里变成了肥料。村民看着心疼,乡干部心里也着急。
“我们当时找了好几家超市,但超市的消耗量很少,我们又联系到成都的水果商,但那时候油桃已经在成都大量上市了,不管是销售量还是价格都不理想。”
几经周折,麻陇乡找到米易本土水果商老高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希望能通过他们将麻陇的油桃卖出去变成钱。
“他们当时给我的回答是,不管亏多还是亏少,这个事情都必须办好。”在一片油桃地里,任廷贵得到了老高山公司方面的答复:将价格稳定在1元左右,承诺销售200吨。
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后,老高山公司急忙联系成都、重庆的水果批发市场,并利用自身优势,线上、线下同时展开油桃“攻势”。重庆华龙百家农业科技公司也在重庆帮忙发起义卖。由于销售价格的影响,加上人工成本,老高山公司销售油桃的第一天便亏损了将近1万元。
老高山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一波接一波的“油桃攻势”下,麻陇乡的油桃价格最终稳定在1元上下,并逐渐有了其他客商以这个价格前来收购油桃。
抵御风险 建立油桃专合社
截至目前,麻陇乡600多吨滞销油桃已基本售罄,仅通过老高山公司这一条渠道,中心村的油桃销售额就有近15万元。村民拿到钱后,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但这次油桃滞销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油桃变成钱而散去。
“这次的事件并不是偶然的,它让我们知道了,村民单打独斗是很难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立足的。”油桃卖出去了,任廷贵的心却没有平静下来,“我们必须将种植户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抵御市场风浪。”于是,成立麻陇乡油桃专业合作社被提上了日程。
成立合作社后,一方面可避免个别种植户低价销售,扰乱市场秩序,造成价格混乱,另一方面也方便联系销售渠道,并从生产到销售形成规范化管理。
“成立专合社的事情今年应该就能完成,以前各家各户按照自己的情况种植油桃,品质上不去,价格也就上不去。”任廷贵告诉记者,“专合社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提升麻陇油桃的品质。不仅如此,政府还要在专合社和销售商之间牵线搭桥,稳定销售渠道,确保种植户利益不受损害。”
目前,麻陇乡已经和米易县老高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初步战略合作意向协议。“为了解决麻陇油桃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和老高山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打造麻陇油桃品牌形象,从规范种植标准、规划有机示范基地、建立可视化追溯系统等方面入手,以点带面辐射全乡,彻底稳固村民收入,助推***。”
新闻推荐
了解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查询攀枝花就业动态,请关注“攀枝花就业”公众微信号。一、哪些人员可进行就业登记?(一)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二)从事个体经营的劳动者及其雇工;(三...
米易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米易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