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市民拨打环保热线,反映攀枝花密地桥至地龙箐片区出现刺鼻性异味——
“空气中经常有股难闻的气味儿,尤其是半夜三更的时候。”近日,多名攀枝花市民拨打环保热线,反映东区密地桥至地龙箐片区出现刺鼻性异味,影响正常生活。甚至有网友在当地论坛上爆料,称晚上被异味熏得难以入睡。
这股不明异味究竟来自哪里?是否有毒有害?记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向攀枝花市环保部门求证。
□本报记者 张通
从何而来?
工厂和垃圾厂都是污染源
接到热线投诉后,攀枝花市环保部门对密地桥至地龙箐片区空气异味情况进行了排查。攀枝花市环保局办公室主任严健生介绍,该片区的异味主要是攀钢矿业公司选钛厂等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此外,密地桥南的大型垃圾处理厂、密地污水厂等单位都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气味,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12月10日,记者在密地桥附近看到,桥北有多家工厂,与居民生活区混杂,工厂的烟囱有气体排出。桥南是座百米多高的小山,建在山上的垃圾处理厂已停用。记者在密地桥停留了几十分钟,未闻到明显的异味。
随后记者走进攀钢矿业公司选钛厂,不时闻到类似柴油和塑料烧焦的气味。在工厂核心区域之一的转筒干燥车间,用于烘干湿矿的干燥机不停运转,废气从厂房上方的烟囱排出。
攀钢矿业公司选钛厂厂长戴向东坦言,湿矿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确实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由于设备存在设计缺陷,按设计工艺操作参数控制时,会出现异味和烟粉尘间歇性超标情况。”戴向东说,工厂从2010年起降低了干燥温度和产量,异味情况有所改善但仍不可避免。
对于垃圾处理厂产生的臭味,严健生表示,尽管垃圾处理厂已停用近10年,但此前填埋的垃圾受雨水侵蚀等影响会发出腐臭味,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
是否有毒?
无法检测气味具体成分
密地桥至地龙箐片区的异味是否有毒有害,是周边居民十分关心的问题。对此,攀枝花市环境监测站技术人员唐毅表示,目前从技术上还无法检测出异味的具体化学成分。“环境监测部门能够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指标进行检测,但对有机物构成的复杂气体无法准确分析。”唐毅说。
戴向东告诉记者,湿矿干燥过程需要加入一定量药剂,其成分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经高温加热后会产生有机物气体,“产生的气体是无毒的,但长期吸入是否对人体有害,目前尚未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定。”
为减少异味气体排放,攀钢矿业公司选钛厂今年建成了一条8万吨/年钛精矿微波低温干燥试验示范生产线,可有效降低气体排放。同时,该厂在现有干燥除尘系统中增加了干湿联合除尘工艺,计划2014年1月投用,届时可明显降低系统尾气异味。
对于垃圾处理厂的遗留问题,严健生表示,城市管理部门可考虑将已填埋的垃圾重新进行无害化处理,消除污染隐患。“下一步,环保部门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督促企业提高环保设施的使用效率,保证环保设施稳定运行,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严健生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通)近日,攀枝花市出台《进一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严格规范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受理主体、认定条件、审批公示、资金发放以及监督管理等工作。《意见》将户...
攀枝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攀枝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