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欣
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以来,市政协重点围绕民生指向谋划提案工作,强化委员履职为民意识。一年来,从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到解决农民工住房困难,从保障公共食品安全到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只要事关民生,市政协都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给予高度关注。
提案督办重民生
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安居需求,作为政协组成单位的市总工会经过深入调研,在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将外来务工人员及进城务工人员纳入攀枝花市保障性住房政策覆盖范围》的集体提案。市政协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民生类重要提案,迅速与市政府接洽。
去年5月,市政府制定下发了《攀枝花市“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将2013年全市竣工交付待分配的公租房可分配房源的30%以上,定向分配给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并且把农民工住房保障需求纳入城市住房建设规划和住房保障规划统筹安排,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建设计划加以落实。截至目前,2013年全市竣工的1400套公租房中,有1202套直接分配给了农民工及外来务工人员。
市政协把提案工作作为服务民生的有力抓手,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着力完善提案办理协商机制,通过走访、座谈、视察和重点提案督办等形式,认真办理提案,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关于东区木棉路道路整改建议》的提案把群众的呼声及时传递给政府,促成了道路的维修改善;
《建议红格温泉对市民实行优惠政策的提案》让广大市民得到实惠。此外,《关于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建议》《关于切实保障公共食品安全的建议》《关于解决主城区停车难的建议》《关于增设社区巴士进大村、太平乡的建议》等一批涉及民生提案的办理,推动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对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统计,2013年,市政协共征集提案281件,经审查立案269件,通过提案办理,达到了群众得实惠、委员增信心、政府讲诚信的目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市政协委员一直把调研视察作为建言献策的首要前提。为了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去年市政协对城镇困难群众帮扶救济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建立健全帮扶救济体系、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等意见和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采纳建议,出台了相关文件,切实提高帮扶救助水平,推动形成有效覆盖城乡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为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市政协开展了攀枝花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课题研究,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将课题研究报告内容吸纳到工作规划中。去年,市政协还针对继续教育发展、健全地震应急防御体系、农村无户籍人口情况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反映群众意愿,提出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多方协作惠民生
每一项提案要最终转化为带给群众福祉的成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积极落实。去年,市政府把办理好政协提案作为接受民主监督、密切联系群众、践行群众路线的大事来抓,同时将其作为广听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待民生类提案,各承办单位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研究解决提案所反映的问题,吸收和采纳提案中好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让提案者满意,让群众受益。
2013年,市政府共接到市政协交办的提案256件,所有提案全部在规定期限内办复完毕,按时办复率达到100%。
在做到对提案件件有回复的同时,市政府还想方设法努力提高提案办理的成效。如去年在办理《关于整治马家田路口至机电学院大门支线公路的建议》时,面对重重困难,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协调会、举行现场办公会,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对于政协提案,各承办单位始终当作一项重要的政务工作,加强领导,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密切同提案者的联系,积极采纳和落实提案,形成了党委、政府、政协多方协作、联合办案的工作机制。提案工作作为政协的一项全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承办单位的重视,从政协提出提案,到政府部门办理和落实提案,无不体现了政协对民生的重视和对群众利益的维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贺茜煜)“今年米易黄草的樱桃遭遇了冻害,要是樱桃可以买保险,农民的损失还能补点回来。”2月23日,网友“你爱我像谁都行”在攀枝花日报新浪微博“微播两会·攀枝花”专辑中,对“记者现...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