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新闻 米易新闻 盐边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攀枝花市 > 攀枝花新闻 > 正文

张春英和民乐的故事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7-04-28 10:15   https://www.yybnet.net/
张春英在演奏扬琴。□本报记者 胡波 文/图

4月17日上午,在市文化馆4楼,市文化馆鑫山林民乐团正在加紧排练“春节序曲”等各种演奏、演唱节目,为即将在仁和区大田镇的公益演出作准备。这里面,少不了一个热心人——张春英。

家住瓜子坪阳光馨园、今年68岁的张春英,是攀钢老年民乐协会会长、市文化馆鑫山林民乐团副团长,上世纪70年代攀钢《红灯记》剧组乐队成员。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她和伙伴们一直致力于攀枝花市和攀钢老年民乐团队建设,取得了良好成绩。如今,鑫山林民乐团有演职人员44人,他们克服资金困难,常年坚持学习、排练和演出,从去年以来已在市内外举办公益演出60余场,深受各界群众好评。

因为爱好,常年坚持学习

张春英是重庆合川人,后随父母到了重庆璧山。她从小就喜欢音乐尤其是民族音乐,13岁开始学习拉二胡,上初中的时候,学校还让她代生病的老师,为初中部18个班上音乐课。

1966年,张春英成为一名攀钢工人,随后,作为技术工人被安排到鞍山学习两年。期间,她积极参加班里各种活动,画油画,作词、作曲,努力丰富业余生活。因为她能够把知晓的四川民歌写出来、唱出来,得到了时任鞍山市歌舞团总导演付启正的欣赏,特意指导她背唐诗三百首,作词作曲编节目。有时付导演甚至通宵不睡觉,指导她们作词、作曲。“付老师教导我必须好好学,回去要努力成为当地的文艺骨干。”张春英至今依然牢记着老师的话。

多年来,只要有机会,张春英都要向南来北往的声乐老师请教、学习。除了二胡,她又学了吉他、扬琴、柳琴等乐器。时至今日,50多年里,每天早上7点至10点,她都要按时练习各种乐器。煮饭时,睡觉前,身边都放着歌本,随时背唱。现在她都能记住2000多首歌的歌词,还能演奏30多首曲子。“如果不会背,要拉快弓,现看现拉,根本来不及。”张春英说,这么多年来能够登台演出,全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学习。

传递欢乐,继续表演下去

对民乐团,张春英可谓倾注了满腔心血。

1995年时,张春英喜欢在长寿路退管所的一个乐队参加活动。后来慢慢感觉到民乐的乐器、场地、人员条件等受到诸多限制,她找到攀钢文体部时任部长罗存湘,请求给予支持,发展壮大民乐团队。在无数次组合、排演、调整后,2002年,鑫山林民乐团应运而生。

乐团成立之后,致力于打造一个优秀的民乐团队,不仅能代表攀钢,有时还代表攀枝花到成都等地参加各种比赛。2006年,本着和市里强强联手,加强多交流学习,最终达到提高的目的,鑫山林民乐团合并到了市文化馆,自此成为全市公益演出队伍里的一支生力军。

前些年,每年春节前夕,鑫山林民乐团都要接受邀请,到会理去慰问演出。演出一般在晚上,可当地群众都是下午三四点钟就搬着凳子早早去占位置了,都希望能近距离欣赏到攀枝花乐团的精彩表演。由于当地群众十分喜爱他们的节目,乐团有时甚至要在一个地方连续演出3天。 

在那几年,来自云南、贵州以及省内的文艺团队常常与鑫山林民乐团联欢,每每此时,许多团队都要把市文化馆鑫山林乐团的表演刻录成碟,拿回去学习,并热忱邀请他们去当地演出、交流。 

“乐团成立至今,到底演出了多少场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张春英说,为了给更多的人送去音乐,传递欢乐,她们还将继续表演下去。

新闻推荐

落实责任 加强管理 确保安全 市领导率队开展节前安全生产检查

本报讯(记者胡波)4月27日下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忠华率市安监、公安等部门,前往攀枝花市部分煤矿、汽车修理厂、娱乐场所,开展节前安全生产检查。他强调,一定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落实责任,加...

攀枝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攀枝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张春英和民乐的故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