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区五道河片区,有这样一个集体——87名中年男子“义结金兰”,成立了“金兰行职工爱心互助联盟”和“金兰行职工技术学习联盟”两个互助组织。工作中,他们以“在岗一分钟 尽职六十秒”为己任,以“各项指标争创一流业绩”的理念,合力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生活中,他们互相照顾,一人有难,全班支援,营造了互帮互助的班组氛围。
这个充满兄弟情谊的集体,就是攀钢集团矿业公司攀枝花铁矿采矿作业区电铲大班。
近日下午,电铲大班班长吴丹主持召开安全会议。电铲大班下设甲乙丙丁4个作业小班,以四班两运转模式组织生产,主要负责攀枝花铁矿露天采场矿岩铲装、设备维护、铲位洒水防尘及其他临时单体工程任务。会后,吴丹又抱上教材和几位同事钻研技术,“我们组建‘金兰行职工技术学习联盟\’,就是让大家提高技能,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2014年4月,电铲大班结合班组岗位实际,创建电铲大班“金兰行职工技术学习联盟”,订阅了《班组天地》《现代班组》等学习材料,设立班组图书角、开办学习园地、成立班组QQ和微信群,定期举办操作经验交流会、发布QC成果。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努力,电铲大班先后有45人获得国家高级职业技术鉴定、7人成为挖掘机技师、16人获得两级公司“技术能手”称号。
‘“职工技术学习联盟\’为电铲大班带来了技术、人才和学习氛围,而‘职工爱心互助联盟\’则是全班职工互帮互助的纽带。”吴丹说。
电铲大班70%的职工都是来自农村的轮换工,父母大多不在身边,一旦生病住院无人护理。为解决这一难题,2010年11月,吴丹发动37名职工志愿成立“金兰行职工爱心互助联盟”,组织职工利用休班时间轮流护理生病住院职工。
2013年3月17日,职工通勤车发生侧翻事故,电铲大班13名职工不同程度受伤住院,严重影响当班生产。“金兰行职工爱心互助联盟”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当晚就组织了15名成员赶赴医院帮助护理病人,其他15名未受伤职工坚守在各自岗位,朱祥贵、黄海森等5名休班职工也提前赶回电铲岗位……经过近半个多月的精心护理,受伤较轻的职工相继出院。
联盟成立至今,成员已发展到58人,累计为困难职工和贫困山区捐款捐物6次,累计捐款金额18980元,98人次义务护理生病工友16人。他们“用亲情呵护同事、用温情帮扶工友”的做法得到了职工和家属的广泛赞誉,班组氛围其乐融融。
两大“联盟”为电铲大班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充足的动力,让全班职工能够全身心地扑在生产中。2016年9月19日,(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攀枝花发生特大暴雨自然灾害,铁矿采场700米排洪渠冲垮两处,泥石流堵塞1150台阶泄洪洞口,14台电铲车、13台钻机的供电电缆全部被淹,情况十分紧急。为及时恢复生产,避免损失扩大,电铲大班职工冒雨赶赴现场,以最快的速度疏通排洪渠,阻断洪水涌入采场,逐台抢救被掩埋的设备和电缆,坚守2天2夜,顺利恢复电铲生产。
在全班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电铲大班逐渐形成了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安全可控、业务过硬、生产超额、质量达标、整体和谐、全员发展的班组氛围,实现了连续11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目标。2013年以来,电铲大班累计完成铲装量1.02亿吨,班控成本从2013年的752万元下降到2016年的322万元,经济指标得到逐年优化,实现成本管控四连跳。电铲大班以“金兰之情”为纽带,将87名职工拧成一条绳,安全生产干在前,急难险重冲在前,合力践行“在岗一分钟 尽职六十秒”的班组精神。
新闻推荐
市环境保护委员会2017年第一次(扩大)会议召开 张剡出席并讲话 李建勤主持
本报讯(记者陈帆)整治突出环境问题,攀枝花立说立行、立行立改。4月27日晚,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在攀枝花会展中心召开2017年第一次(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省委书记王东明,省环境保护攀枝花督察组组长、副省...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