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具有“康养+”产业发展的自然禀赋、具有“康养+”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具有“康养+”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基于此,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提出打造“阳光花城·康养胜地”战略目标,2016年召开的市第十次党代会,将加快建设“中国康养胜地”纳入全市“四个加快建设”战略定位,将不断深化“中国阳光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纳入全市“四区驱动”战略布局。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康养+”产业,重点推进“康养+农业”“康养+工业”“康养+医疗”“康养+旅游”“康养+运动”,着力延伸康养产业链,推动康养产业与生态农业、运动健身、医疗保健、康复治疗、休闲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攀枝花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为全力推进康养产业发展,经市财政局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发起设立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通过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为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方案》明确提出,本基金运作方式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基金管理人负责“募、投、管、退”全程运作。基金总规模为50亿元,首期规模为10—20亿元,采取认缴出资方式。基金主发起人为市国投集团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攀枝花市产业投资公司、金实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投向主要为符合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方向、有利于推动\‘康养+’产业发展的项目,包括现金流充足、收益可期的优质项目;具有一定现金流,收益缺口可通过PPP、政府购买服务或使用者付费等方式进行补足的项目;不符合上述两项要求,但通过采取风控措施能有效覆盖基金投资收益和风险的项目。”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设立康养产业发展基金的目标是孵化、培育“康养+”产业中的重点和特色项目,为康养产业体系建设提供资金支撑;引进社会资本,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基金融资模式探索,为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市场化发展提供多元的融资渠道。
下一步,由市财政局牵头,会同市国投集团公司与基金管理合作方及资金方进行洽谈,就出资规模,资金到位时间等具体事项进行磋商,力争在本月底前签订相关协议。
面向未来,攀枝花将围绕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示范区”,充分优化生产要素,构建产业布局,形成一条覆盖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生产与制造、运输与销售、大数据应用等环节的完整康养产业链,拥有若干家技术先进、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康养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为攀枝花市和四川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国内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彭莉)6月7日,市民政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全市民政事业工作,对会议精神作全面深刻的解读。会议强调,学习好、贯彻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要充分...
攀枝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攀枝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