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勤街社区,提及牛玮的大名知者并不多,但是要说是社区的老牛大家伙儿都会说,“哦!老牛啊,街坊邻居都知道他。”因为在民勤街社区的楼楼院院,街街巷巷都曾有牛玮的身影。这位个头不高,一年四季都是一身旧衣服,每月只拿600多元的综治员,一位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老党员,不论刮风下雨,不论何时何地居民都能看到他的微笑,感受到他给予的温暖。
记者认识牛玮是在采写人口普查员的稿件时,作为社区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起初牛玮并没在人口普查员之列,因为他对本社区居民、楼群比较熟悉就主动请缨要求“参战”。要说牛玮对社区的熟悉,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是心服口服,因为每每提到哪个楼上有几户三无老人需要照顾,哪个居民区的灯坏了治安差需要多转转,哪个残疾人需要换证了,哪儿的流动人员多需要就业培训了,牛玮都能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这并不只因他在社区工作的时间长,而因他有一颗热爱社区、热爱工作的心。
2005年牛玮所在的单位破产倒闭,一个踏踏实实工作的老党员一时没了方向,少了依靠,也断了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而他家里还有一位长期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和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自己也已经近50岁了,想再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实在并非易事。得知这一情况后,街道在社区给他安排了一个公益性的岗位——综治员,虽然工资并不高,但能解决一家人的生活问题,牛玮这一干就是5个年头。其实在社区的各项工作中,综治员是普通得再不能普通了,什么事都干但都没什么名堂,比如,给“空巢”做饭洗衣,清理辖区的牛皮癣、卫生死角,宣传政策了解社区情况等等,而且随时还要添加额外的工作任务,牛玮总是乐呵呵地接受,从不抱怨。
有时,看着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的牛玮,社区书记朱莉蓉非常心疼。朱莉蓉告诉记者,牛玮因为家庭负担比较重,所以生活一直都非常简朴,一起共事多年从来没见他给自己添件新衣服,但是却隔三岔五总是悄悄地自掏腰包买菜买肉,给老人变换口胃,看到视力有障碍的残疾人每天要知道时间很困难,就送上一按就报时的小钟表。虽然自己的脊椎也不太好,可是他却总是早起晚归清理背街小巷的垃圾、牛皮癣,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所以辖区居民都对他非常熟悉,有什么事总喜欢跟他们的贴心人老牛唠唠。
新闻推荐
目前是黄河桥北地区唯一一个由政府举办的、有资格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址位于城关区庙滩子,现因庙滩子整体改造搬迁至九州开发区阳光家园一区c门...
泾川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泾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