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没想到我们家的情况,娃娃们在电脑上一点就什么都知道了,比老街坊老邻居都知根知底。”家住草场街街道草场街社区的低保户赵立甲说起“管”自己的社区时感到非常贴心,而这种零距离的关怀源于该街道创建的“大城管”数字化管理运行模式。据了解,“大城管”是以提升街道工作效率和整体水平,推进街道管理工作科学化、数字化、信息化和社会化进程的一种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发挥街道办事处在现代城市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是一种街道管理工作新机制。
“大城管”数字化管理运行模式将狭义的城市管理拓展延伸到广义的社会管理范畴,提出了适应实际和现代城市管理发展要求的新思路、新模式。它就像一张地图,可以直接点击查看所需的详细内容,也可以层层点击街道、社区、各项工作及各类建筑物和人员的信息资源,还可以通过直接查询获取所需信息。其具有直接性、全面性、多样性的特点,所需信息,环环相扣,逻辑性较强,同时它还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各类信息的变化可以随时更改,特别是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更为方便快捷。
草场街社区书记马文娟告诉记者,目前该社区5820户居民的情况已全部录入完毕,而说到这种全新管理模式的好处时她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新年临近这两天苏宁电器准备在社区选一批困难群体作为慰问对象,通过该系统这些低保户人员的信息一目了然,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选择完毕。马文娟说,现代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矛盾多,这是城市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数字化“大城管”将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社会保障、项目建设、计划生育、党建、民政、就业、禁毒等街道各项工作纳入社会管理范畴,通过数字化软件达到科学管理,统一安排,合理运行的目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虽然是数九寒天,但记者在西固区福利路街道辖区采访时看到,位于22街区社区的文化活动室里,居民们或看书或打乒乓球或健身,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以前我们主...
泾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泾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