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文武学校的小学员在练功。
崆峒文武学校学生练习崆峒武术传统套路。
崆峒派传人飞真子表演崆峒绝技。
近年来,平凉市在发展全民健身的过程中,与当地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相结合,走出一条独特的体育与文化深度结合的路子,也让当地的全民健身活动散发着浓郁的文化味。
平凉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之重镇,也是全国中医保健养生旅游创新区的核心区,近年来,该市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时,通过推广崆峒武术进校园、举办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推广崆峒养生拳等方式,既将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吸引到适合自己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的体育活动中来,又通过这些体育活动传承和发扬了平凉当地极富特色的传统文化。
崆峒武术根源于道家文化,之后吸纳了佛、儒两家的文化精髓,内涵也随之饱满,至唐初完善定型,之后开宗立派,广传天下。创建于1999年的平凉市崆峒区文武学校,是甘肃省唯一一所全日制、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制文武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63人,其中开设11个武术培训班,教授散打、崆峒武术传统套路、器械、气功等专业。分别配备了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全面的武术教练传授崆峒派真功绝技,并研究挖掘整理和推广崆峒武术。
记者20日在该校看到,该校武术专业班五年级的孩子集体演练崆峒武术传统套路,这些孩子个个基本功扎实、动作到位,非常具有观赏性。而崆峒派武术第十二代掌门人陈虎表演的崆峒绝技更是技惊四座,他的武术飘逸中透着刚毅,柔韧但不失力道,充分诠释了崆峒派武术的特色。
据该校校长王镖介绍,该校武术班的学生分为11个年纪,招收年龄6-20岁、身体健康的学员入校学习散打、崆峒武术套路、器械等武术,每年都会根据考核决定每个孩子的级别。而这些孩子在练习武术的同时,都会学习和其他中小学同样的文化课程,毕业时会拿到中专文凭的同时,还会有相应的武术段位证,有些通过了武术教练员培训考核的学员还将同时持有教练员证书。“我们学校的孩子发展出路也是比较好的,一部分孩子考取了大学的体育专业,继续从事武术训练,还有一部分孩子参军,去当和自己武术特长相适应的兵种,比如特种兵、侦察兵等。还有一部分孩子则走向了演艺圈,从事武打演员或者武术指导这样的职业,另外一些人则选择了武术教练的职业,现在南方一些私立学校大多设有武术兴趣班,他们很多都是来我们学校请教练。”当记者问及该校学生的出路时,校长王镖这样对记者说道。
除了专业化、封闭式管理的崆峒文武学校在教授传统崆峒武术外,平凉市教育局和崆峒武术研究会还编制了《平凉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崆峒武术培训教材》,对中小学体育老师进行武术专项培训,经过培训的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通过教授《中小学生崆峒武术练习套路》、《崆峒实战拳》、《中国武术段位制套路》等拳法,进而普及崆峒武术,推动校园崆峒体育文化的发展。
另外,为了让群众体育和当下非常流行的养生文化相结合,平凉市体育局和崆峒武术研究会两家联手整理编写了《崆峒养生拳》拳谱。据介绍,崆峒养生拳动作简单易学,功效显著,既发扬了崆峒武术轻灵沉稳、虚实分明的运动特点,又体现了心静体松、意动气随的基本要求,非常适合身体虚弱、不宜过量运动的中老年人习练。
同时,平凉市有关部门在推广全民健身运动时,还围绕自古就有“道源圣地”和“西镇奇观”之美誉的道教名山崆峒山大作文章,已经于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该赛事由中国登山协会和中国风景名胜协会联合主办,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主题巡回登山赛事,采用专业比赛和群众体育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在国内的著名山峰巡回举办。据了解,前两届崆峒登山赛事共吸引了国内外登山爱好者2700余人参赛,今年6月28日,还将举办第三届中国名山登山赛崆峒山赛区的比赛,比赛将分为竞速、家庭和健身3个组别。既满足专业选手一争高下的竞技需求,又吸引了大批群众从事登山活动,同时也实现了体育和文化、旅游的完美结合。
也正是基于上述多方面的创新和努力,使得体育运动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当地常年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占比也是逐年升高,以该市崆峒区为例,现在常年参加锻炼的人群达到20万人以上,约占全区人口的40%。同时,通过举办中华武林大会、名山登山赛等活动,吸引了大批爱好体育的外地团体和体育爱好者来到当地,这一切,不仅为平凉的全民健身活动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也通过这些全国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当地文化旅游养生品牌的影响力,可谓实现了体育、文化和旅游的共赢。
文/图 本报记者 卢伟山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兴功 记者李升)日前,定西安定警方在检查中依法查处一起生产、销售伪劣RPE穿线管案件。目前,犯罪嫌疑人郭其某被依法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近日,定西...
平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