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青30年始终坚守磨刀工艺
曾经,手工磨刀是一种很常见的手工活。现在,这种手工磨刀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机器磨刀所代替,磨刀工的身影也日渐消失在人们视线中。但是作为一项民间传统手艺,从临沂郯城县来青务工的黄福松却把这项父辈传承下来的磨刀活保持了30年。近日,在闽江路上,记者见到了顶着寒风,推着自行车艰难行走在大街上的黄福松。他告诉记者,他今年53岁了,为了养家活口,只身一人来到了青岛,而且一呆就是30年。快过年了,很多人家主动要找磨刀磨剪刀的,一年中这时候生意最好,黄福松有时一天能挣30元,而平时一天只能挣十几元。
为省钱骑自行车回家过年
眼看着离过年不远了,黄福松也在为今年如何回家犯愁。黄福松说,回郯城县的火车票一票难求,汽车票要120多元,太贵了,实在不行,他就骑着自行车回家。 “现在天也不冷,白天使劲赶路,晚上就在路边找个小旅馆住下,三天就到家了。 ”说这话时,黄福松一脸的轻松和坦然。为了多寄点钱回家,他只住在月租200元的小平房里,吃饭只吃馒头和面条,极少买新衣。这样抠抠攒攒一年下来,每年能寄5、6000元回家。黄福松说,家里老伴、儿子、孙子一大家子人都等着他回家过年。在家过完年后,他要等到夏初再回到青岛,继续他的“磨刀生涯”。 记者 彭婷
新闻推荐
品尝烧饼认了亲戚“我老家就是周村的,今天不但吃到了正宗的老家烧饼,还认了一门亲戚。 ”家住泰山路的73岁的孙清萍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就随父母来到青岛,老家的烧饼一直是她的最爱,今天来赶庙会,...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