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省庆(山东青岛)
有道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父亲就是一位毕生教书育人、酷爱书法的学者,更是无怨无悔、辛勤耕耘的“春蚕”和“蜡烛”。
父亲的毛笔字有不凡的风格。据长辈们回忆,当年有名望的家族建祠堂、修庙宇、立碑匾、办红白喜事,大凡显示头面的字,都要请父亲去写。逢年过节,到家中求父亲写字的人更是门庭若市。我和哥哥往往是用两方砚台不停地研磨。至今,仍仿佛闻着当年用名牌“金不换”长方形墨块研出清香四溢的墨汁味,再看着人来客去的喜庆场面,幕幕情景,记忆犹新。
父亲是个文化人。一生喜欢读书、买书、藏书,微薄的收入多用在买书上,生活中经常出现“捉襟见肘”的困境,也安然处之。所藏《四书五经》、《水浒传》、《红楼梦》(石头记)、《聊斋志异》、《李清照文集》等等,以柜满箱溢为荣。再加上墙壁上挂满林林总总的书法条幅,父亲的一种满足感和富有感便会油然而生。一个文化人的“功名利禄”就是这么简单。难能可贵呀!
新闻推荐
本报讯 4月9日上午,老年生活报周周乐大课堂在本报读者接待室如期举行,读者纷纷自备材料前来交流学习。来自青岛市民俗学会的民间艺人刘平湘为大家讲解并展示了铜丝制作自行车技艺,单人自行车、情侣...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