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是青岛医疗发展的旗舰,市立医院的发展影响并带动着青岛地区医疗的发展方向。1994年以来,市立医院始终发挥着这种旗舰作用,建立规范化的医院管理 ,实施人性化的医疗服务,高起点地规划学科发展,建立国际化的发展框架 ,一系列措施,促使医院的诊疗水平和病人满意度稳步提高。
医疗卫生是人才密集行业,是技术高端行业。人才队伍 ,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衡量医院发展,体现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多年来,市立医院始终重视高层次人才专家队伍建设,通过不断引进各专业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完善了学科人才梯队建设,进而促使医院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在引进学科带头人时,医院特别招考、聘任了一批在专业上有一定造诣的中青年专家,这样一来,专业队伍既兼顾了技术 、学历两个层面,又形成金字塔式的合理架构,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打下了科学、坚实的基础。
医院重点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仅仅来自青岛市或山东其他地区,而是放眼全国各专业,市立医院东院胸外科主任矫文捷博士就是这样被市立医院重点引进的。2009年5月份,他辞去了许多人都想获得的,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工作的机会,应邀来到青岛继续他热爱的胸部疾病诊疗专业。“我生在青岛,家人生活在青岛,刚好又有这么一次好的机会,我就回到了青岛,来到青岛市市立医院工作,医院对专业学科的重视给我提供了难得的工作环境。”矫主任介绍说。
专长:18年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胸部微创手术
见到矫文捷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前一天晚上他已连续工作了十多个小时。可一谈起自己的专业 ,矫主任仍然神采奕奕,“我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18年,先后师从我国著名胸外科专家陈玉平、王天佑教授,擅长胸外科常见疾病如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的诊治。”
2004年,矫文捷获得首都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后,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任副主任医师。他是国内最早从事肺移植手术的胸外科医生之一,从 1995年起,他全程参加肺移植手术3例。“最早参与肺移植手术的时候,我还在读研究生,当初跟着导师一起参与了全国第一例肺移植手术。2004年进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工作后,我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北京大学第一例肺移植手术并获得成功。那个病人是一个19岁的脑肿瘤患者,当时还患有药物性肺纤维化等多种疾病。手术完成后,这个病人至今仍健在,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微创手术领域独占鳌头,一直引领国内微创手术前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医生人人做得一手漂亮的微创手术,即使刚毕业的年轻医生,经过学习和训练,很快就能掌握微创的手术技巧。这是整个北大医院的特色,不得不承认,北京胸部疾病微创诊疗技术和理念非常成熟,青岛在这方面还有差距。我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将最先进的诊疗技术带到青岛,让最先进的肺部疾病微创技术长驻青岛。”矫主任说。
理念:用国际《指南》做标准,提升肺癌诊治水平
中心成立后,肺癌手术全部按照当今国际规范最新手术标准,而这个标准就是由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制定的《肺癌临床指南》。“如何提高癌症早期诊断率并提升治疗水平是很重要的国家医药卫生课题。经验医学有很多弊端,如果没有专业设备做出的诊断作为标准,很多职业医生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做出判断,而这个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候,我们接待的病人很疑惑,因为看过的不同医生有时会给出截然相反的诊疗意见。”矫主任介绍说。
“《指南》正是针对当前肺癌治疗现状,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由专科学会组织专家组经过数次制定修正,就小细胞与非小细胞两大类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及随访等课题进行编撰。《指南》作为高效医疗的最有力工具,可以大大加深医生对疾病的理解,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疗效,并有助于形成循证医学在我国的燎原之势,从而逐步提升国内肺癌的医疗质量。现在,我们每周二都会组织学习指南,医生和护理人员都以指南为标准,力争在诊疗上做到更加专业和规范。”矫主任介绍说。
亮点:他来了一年微创手术量翻番
患有肺部疾病的病人几乎都对纵贯身体前后、几十公分长的“大刀口”提而色变。2009年8月23日,在市立医院领导和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市立医院肺部疾病微创手术中心”在该院东院正式揭牌,这标志着当今最先进的“肺部疾病微创技术 ”,从此将长驻岛城 ,患有早、中期肺癌等各种肺部疾病的病人,将有望告别巨大手术切口。担任中心主任的学科带头人,就是刚刚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部疾病微创手术中心引进的胸外科医学博士矫文捷。
“采用微创手术有很多好处:伤口的损伤小、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此外,手术病人的后期恢复过程快,对病人免疫力的影响比较小。一般情况下,如果不采用微创手术,伤口面最宽能达到30~40公分,而采用微创手术却只有2~3公分,这样就能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矫主任介绍。
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矫文捷带领他的团队很快创造了近九成胸部疾病手术采用微创治疗的可喜局面,而2010年第一季度开胸手术量较去年又同期增加92.9%,4月份开胸手术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66%。据矫主任介绍,国际上最先进的肺部微创手术当属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中心的手术全部按照当今国际规范最新手术标准,根据每一位病人的具体病情,制订个体化最佳手术方案,目前市立医院开展近100例,标志着该院肺部微创手术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团队:建设一支有朝气、标准化的团队
市立医院东院胸外科目前共有医生7名,其中博士就有4名。刚刚踏入不惑之年的矫文捷带领的,是一支充满朝气的团队,“我们所做的成绩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团队,整个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既有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又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其中,我们科室还有一位青岛市最年轻的胸外科博士,他只有28岁。”矫主任无限自豪地介绍,“团队不仅整体实力很强,每个医生在各自领域也都有所建树。”
1982年出生的赵艳东博士,是去年来到市立医院东院胸外科,他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一批本硕博8年连读的医学博士生。他告诉记者,“毕业的时候,已经有好几家医院向我伸出了橄榄枝,经过综合考虑,我选择了市立东院的胸外科。首先从环境来说,医院不仅技术设备先进,硬件环境过硬。重要的是,医院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软环境,这是我选择这所医院的最主要原因。从发展来看,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一个大方向,作为个体就要看这个大方向是否跟自己的发展方向匹配。目前,青岛市立医院的常规微创手术在青岛市处于领先地位,医院领导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支持,这个思路非常清晰,也给我个人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医患:创建“健康共呼吸”服务名牌
“我们胸外科有一个自己的护理服务品牌‘健康共呼吸\’,我们的护理工作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评,科室多年保持零投诉、零事故。”矫主任介绍。护理部专门制作了小册子发放到每个护士手中,护士们每天都会严格按照医院规定规范执行。通过护士与病人互动,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护理效果明显。胸外科还非常注重业务技术学习,通过学习肺部听诊方法,全科室每位护士都具备了能够分辨有无痰音、异常呼吸音的能力 ,护理团队还把肺部听诊作为巡视病房及观察病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及时给病人扣背、排痰。
“病人出院的时候,都会非常感谢我们的医护人员,她们贴心、暖心的服务,总会做得那么深入人心。”矫主任欣慰地告诉记者。
采访结束时,记者经过护士站,一名护士正在耐心地解答着病人的疑问。静谧而干净的病床边,另一名护士正轻柔地为病人做着护理……能够感觉得到,住在这里的病人安详而舒心。
以技术和服务为主体的发展思路,为市立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前来就医的老百姓带来了实惠,许多以前需要到北京、上海治疗的疾病,现在不出青岛市就能得到与国内相当水平的疗效。充满朝气的团队,科学的理念,国际化的标准,厚实的根基,高端的远瞻,市立医院胸外科正在蓬勃发展。
记者 李敏
新闻推荐
一座城市日期:2010-05-18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