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解读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是由卫生部门记录的个人健康信息档案,在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存档,其具体内容包括个人的药品不良反应、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族病史、现病史、体检结果及疾病的发生、发展 、治疗过程等。2009年 11月4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实施会议,会上提出,岛城将改变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按辖区管理的模式,将服务由包片变成签约方式,使居民不受户籍所在地限制,在全市范围内自由选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而健康档案将来实现社区医院、家庭和大医院联网之后,只要知道患者名字,医务人员就能马上从健康档案中找出该患者的个人病案,做到心中有数,节省检查时间。
健康档案成“死档”看病还只能当地看
“查找不便还不是我们最头疼的问题,花那么大的精力好不容易建起了档案,可由于查阅不方便,再加上更新慢,导致它们根本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市南区某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说,以前档案信息更新不了,病人的情况却每天都在变,久而久之变成“死档”,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
不仅如此,在过去因为受到辖区限制,居民只能在户口所在地接受基本卫生服务,这样医患双方都不舒服。一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解释:“有的区域只有服务站,没有大的服务中心,只能给居民做些测血压之类的简单检查。服务站毕竟小,器材和人员都有限,无法提供居民需要的全套服务,更不用说大病门诊和诊断了。居民想到稍微好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看,但受到区域限制,有些工作往往不好开展。”
由于社区医院人力和财力不足、居民对入户建档有顾虑等原因,再加上档案利用率不高和地域限制,导致建立健康档案的进程一直比较缓慢。记者了解到,在跨区选建健康档案之前,青岛七区大约只为15万居民免费建立了健康档案,而这些健康档案通常在收集一次信息以后,就长时间地沉睡在档案箱里变成“死档”,根本不能发挥作用。
跨区选建健康档案可让三方受益
“刚开始划片的时候,我们主要负责4个居委会,2007年统计人数是15869人,到2009年11月份,我们掌握的数字是2530户、4906人。此外,我们社区处在市南和市北的交界处,位置很特殊,因为规模大,医护人员水平高,很多人都想来这建立档案,但是因为包片的原因无法建档。”市北区即墨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矫主任矫主任介绍说,跨区域后,短短半个多月时间,沙子口、李沧、还有市南不少市民都来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建200多份健康档案。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跨区医疗是在考虑患者扎堆大医院,社区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前提下采取的措施。把选择权交给市民,不仅让他们满意,到想去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得到更全面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刺激了竞争,市民得利。”
电子健康档案可实现“医院家庭”联网
据了解,下一步市财政局还将会加大对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投入,今后还将在互联网开放查询接口,居民可以进入指定网站,以身份证号码和预设密码登录,就能够上网查看自身健康状况,获得健康建议。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省卫生厅已经研发出了“山东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健康档案单机版软件”,青岛也将按省内的电子健康档案软件统一建档。
在单机版电子档案建立起来以后,居民到社区医院就医时,医务人员通过健康档案可以立即了解其病史和用药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就医方案。此外,本市还将逐步实施健康档案的微机化网络管理,形成个人-家庭-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专业卫生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以方便居民了解自身状况和就医。据悉,目前本市的一些区市的已经在逐步推进电子档案的建设工作 ,而联网之后,健康档案将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相关链接建档各有小妙招
彩色标注:好不容易建立了健康档案,有的却因为利用不好变成了死档。为此,市北区即墨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矫主任想了一招,每份档案用彩色标注出来,绿色代表冠心病,粉色代表高血压,紫色代表糖尿病,蓝色代表肿瘤,橘色代表慢性支气管炎,红色代表脑血管病……
楼长帮忙:香港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赵主任一听到健康档案就愁得慌,“因为负责的片区人口流动性比较大,到现在很多建好的档案失效了,电话成了空号,住的地方拆了,找都找不到。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做准备,明年请楼长或者街道办帮忙建档。”
免费查体:四方晶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丁建敏:“我们都遇到了建档难的问题,关键是获得居民的认可,通过耐心给居民解释健康档案的好处和给慢性病老人进行免费查体,让大家认识到建档的好处。” 记者 尚青龙
新闻推荐
57家建材商铺成立低价联盟商家说:买贵了双倍返还差价日期:2010-05-18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