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解读乙肝歧视
3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明确今后各省区市、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直属机构进行公务员录用体检时,一律不许进行乙肝项目检测。
3月11日,人社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劳动保障咨询热线增设相关接收投诉、举报功能。今后用人单位招工时如果违规进行乙肝项目检测,求职者可拨打12333劳动保障咨询热线投诉。
乙肝歧视的“冰层”被大家一层层溶解。但政策背后新的问题摆在面前,门槛取消了就能彻底解决乙肝歧视吗?
他拿到青岛首份乙肝健康证
拿着5分钟办完的健康证,小毕哭了。几年的努力,终于在今天有了结果,作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他拿到了青岛市第一张健康证。
2003年,考上大学的小毕在学校报到体检中查出乙肝病毒,当时学校对他的隐私进行了很好保护,4年大学生活,他跟其中正常同学一样,上课、休息、娱乐。“唯一不同的是,虽然别人不知道自己的病情,但我自己一定要做好,洗刷用品要分开、吃饭要注意……”
但大学毕业后,在找工作期间,因为乙肝,小毕遭受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好几家单位刚开始都谈得很好,却最终因为这个拒绝了我,有的单位甚至还毁约。那段时间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度过,只能又回到了学校,读研究生,让自己逃避起来。”小毕不服,眼看着自己的知识积累越来越多,却不能到社会上展现自己的能力。他决定,靠自己的努力摘掉头上的“乙肝帽”,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一张健康证明。
艰难的办证过程开始了。种种挫折后,小毕用法律武器为自己赢得了机会。终于在今年3月份,这个研究生拿到了青岛市第一张乙肝健康证。
取消乙肝检查青岛开始行动了
乙肝患者们的“自卫史”从来就没停止过。各种国家政策也在大家的期盼声中出台,而且,青岛的某些部门确实已经没有了乙肝检查项目。
“很多来医院做体检的单位,都没有像之前要求必须要检测乙肝了,这个是好的倾向。”记者采访了解到,市立医院东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入职体检套餐中已经取消了乙肝五项的检查。
青岛科技大学招生办张主任表示:“教育部曾经有明确规定,不能因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拒绝入学,但也有专业限制,比如说有关食品专业的就不能录用。每年新生入学我们都有体检,如果检出有传染性的会让他们休学治疗。如果查出仅仅是携带者没有传染性,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校医院会给他们讲讲平时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不会因为是携带者就不招收。”“我们学校将在2010年9月新生入学时,对1万多名新生停止入学体检中的乙肝检测,这在学校历史上将是首次。”青岛大学校医院院长国世忠说。市传染病医院一病区主任侯青顺:“我们为这些患者感到开心。之前因为受到乙肝两个字影响,他们就业、婚姻都不能跟正常人一样。现在国家终于要采取政策保护他们的隐私,不再公开信息,他们就能正常上学、结婚、生子。其实,整个青岛市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病率和全国差不多,达到了人群的10%。基本都是成年人,10岁以下发病率很小,在5%左右。”
但对于这个政策,市传染病医院肝病专家郝新洁喜忧参半:“是,应该为这些乙肝病毒携带者感到高兴,不应该给他们设置这些生活上的障碍。可还有一方面让我们担心,国家把这个政策取消了,以后的肝病防治工作怎么进行,大家对乙肝的重视会再次下降。现在门诊上经常有这样的患者,母亲因为不知道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结果生下孩子,让孩子也成了病毒携带者。还有,因为自己的重视程度不够,直到加重成肝硬化了才来医院治疗。希望国家在取消这个政策的同时,能在其他方面进行配备,比如说强化乙肝意识、强化社区体检等等。”
无需谈乙肝色变避开三种传播途径即可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一位乙肝携带者为了让大家明白乙肝不传播的真相,马路上邀请大家与她共餐,其中有人同意了、有人在犹豫不决、也有人直接摆手再见。
跟这些人一样,孕妇李女士也有疑虑:“取消乙肝检查,这件事确实有好有坏,好的是他们不再受到歧视,有了自己的权利。但我们所担心的是,同在一个单位上班、一个食堂吃饭,我们又该怎么加强自我保护呢?”
在此,医生提醒大家:医学研究证明,乙肝病毒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工作、学习或生活接触不会导致乙肝病毒传播。公众完全没有必要谈乙肝色变。乙肝患者中绝大多数为病毒携带者或轻度肝炎,本人身体没有什么不适,如果不进行身体检查,可能根本就发现不了。从目前各种权威性的研究结果看,病毒携带者和轻度的慢性肝炎愈后多是良好的。
记者 宫岩
新闻推荐
超银中学传“大道”日期:2010-05-18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