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你已经骨折多少次了?”
“天文数字。”
“每次骨折疼吗?”
“一个字,疼!两个字,很疼!三个字,疼疼疼!”
“疼的时候会哭吗?”
“不哭,我忍。”
这是5月10日,记者与岛城“瓷娃娃”董琳如的对话。刚够1米的个子、体重100斤,整个身体蜷缩在一张轮椅上 。只要稍微不注意,身上的骨头就会跟她玩骨折。为了考高中,她学了3年音乐特长,希望能在学校继续学习。她自己都说:“不管什么学校,只要能上就可以。我不能不上学!”
父亲只想让女儿精神上得到满足
今年40岁的董德强有个得脆骨症的女儿,也是大家俗称的“瓷娃娃”。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稍微不注意,就会骨折。“我知道,这种病是治不好的,但不想让孩子天天呆在家里。所以想办法让她上了小学、再到初中。身体咱们没办法改变,起码让她精神上快乐些,多学点知识。”
5月10日,记者在青岛三十九中门口见到女儿董琳如。她散着头发,上面梳着个小辫子,头上还戴了个粉红色的发卡。坐在轮椅上被父亲从校园里推着出来,见到记者先是爽朗的笑声:“哥哥、姐姐,你们好。你们贵姓?”
“她从小就是这种性格,非常爱说话。”董德强笑着说:“就是因为孩子上学才变得越来越活泼,知识也越来越多了。”
16年来,她学会一个字“忍”
董琳如做了16年的瓷娃娃,骨折的次数,她自己形容:“天文数字。没有办法啊,我接受,只要能上学,每一天都开开心心地过就行。”
“骨折的时候,疼吗?”
“当然了 !一个字,疼!两个,很疼!三个字,疼疼疼!”
“那你会哭吗?”
“小的时候肯定会 ,但现在不会了 ,我忍!”
“你这样,会有同学用别样眼光看你吗?”
“肯定有啊,不是所有人都是好的。还有人跟我打架呢,我还是忍了 !”
一连说了好几个“忍”字,她一本正经地说:“姐姐,这些我都可以忍,但我想上学,在学校我就不会老觉得疼了 ,你帮帮我让我继续上学吧。”
留下QQ号希望能交到更多朋友
董琳如很有说话欲望,在见面的半个小时内,她都在不停地说。说自己喜欢看动漫、说在家的时候逗自己弟弟玩、说当初选择唱歌是因为爸爸告诉她,唱歌可以让自己变得很快乐。
她还告诉记者自己的QQ号:467162036(小兰猫猫),“希望大家可以加我,我想跟大家成为好朋友。”
董琳如家住在莱芜一路,每天都是董德强推车接送女儿上学。董琳如身体太特殊,从小学到初中就费了很大劲,现在要上高中了 ,董德强又开始发愁:“身体是最大因素,她现在已经学了三年音乐特长,希望能有学校能给她个机会,让她继续学习。身体已经这样了,必须在精神上让她成熟起来。”
文/图 记者 宫岩 尚青龙
新闻推荐
敬老先敬双亲日期:2010-05-11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